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充满着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19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序号时间(年)历史事件
1785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1841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8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4美国佩里与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186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二一九法令”
1861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1867天津机器制造局创办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871巴黎公社政权成立
1879易卜生发表剧本《玩偶之家》

选取表中相关联的三个信息(写出序号即可)凝练一个主题,并对其加以阐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1630

中国的茶叶被荷兰商人带到英国。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茶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陌生饮品。

1662

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

17世纪末

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当时,每磅茶叶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

18世纪

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19世纪初

英国人饮茶习惯开始流行开来,人们也开始理性消费茶叶。《女士与绅士的茶桌》(1818年)一书中介绍了饮茶:在晚餐之后喝茶,会帮助消化,并且消除因为肚子饱胀而带来的不舒服。

19世纪中期

早餐茶习俗开始形成,人们在早饭时开始用红茶取代了酒和咖啡。而英国人最为看重的下午茶习俗也在同期形成。

——据雷伍峰《英国茶文化的发展与特点及其影响》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英国茶文化的发展”自拟论题,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9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021-05-08更新 | 7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4 . 沙逊集团与列强殖民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本书作者查阅了沙逊洋行档案,参阅了罗思所著《沙逊王朝》等国外著作,是对沙逊集团历史的调查研究专著。

1832年,沙逊家族迁往印度孟买定居,后加入英国籍,并在英属孟买设立沙迅洋行。1834年,英国政府正式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垄断特权,英国对华贸易快速增长。鸦片战争后,沙逊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沙逊集团1872年创办新沙逊洋行,其发展概况共分四个阶段:1872-1880年,特点是重点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向远东发展,主要业务是从英属印度输出鸦片(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棉纺织品和棉纱等。1880-1920年,重点除扩展亚洲地区原有业务外,在孟买开展了工业投资,在上海借助英在租界的特权进行房地产投资和抵押贷款业务;1920年以后,在上海大力发展房地产并广泛投资于工业、金融,成为上海首富;1935年中国出现银元币制危机,沙逊集团抛出“救济上海金融之计划”,企图把中国货币体制纳入英镑集团范围,遭到中国人的反对而搁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沙逊集团通过汇出利润和两次撤退,将其从中国聚敛的财富大部分输出国外,在华总共赚取利润大约3亿两左右。

——摘编自张仲礼、陈增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


(1)评析《沙逊集团在旧中国》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采用合理的时间尺度,分阶段说明《沙逊集团在旧中国》对于研究列强殖民史的史料价值。
2021-03-18更新 | 75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殖民化之前的欧洲,负债累累、战乱频仍,为了应付内部危机,欧洲人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贸易路线及开拓殖民地。欧洲人在新大陆进行掠夺和开垦,开展极为血腥和残暴的奴隶制“三角贸易”,为产业资本的急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人虽然在其本土发展了少数人享有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却在其他大陆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残酷奴隶制,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无情的侵略和剥削,甚至大规模杀戮。即使在欧洲,他们也奉行双重标准——“人生而平等”的前提是白人基督徒,且在很长时间里必须是男人才能享有权利。欧洲内部诸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欧洲大陆甚至世界各地引发了无数战争。

——摘编自温铁军《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从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逻辑通顺)
2023-08-28更新 | 318次组卷 | 7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世界观,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在欧美思想界拥有极其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内容“宿命”、“等级制”和“奴役”、“优胜劣汰”,诸如“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概念已经成为当时的“时代标签”。

——摘编自周保巍《“社会达尔文主义”述评》       

材料二1895年,严复在其译述的《天演论》中,阐释了“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一种大竞争的局面。在竞争中,谁是强横者,谁就是优胜者,就能生存下去;谁是弱劣者,谁就要在竞争中失败、灭亡……不到几年《天演论》便成了一般救国人士的理论根据,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也便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口头禅了。

——摘编自李云泉主编《中西文化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热词在中西方流行作出合理解释。
2022-11-10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题型06历史理解、阐释类-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生活质量争论不休。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生活质量的具体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反映:

项目表现
衣着19世纪早期开始,就妇女的卫生和健康而言,廉价、易洗的棉布几乎产生了奇迹,棉纺织取代毛呢织品成为最受欢迎的衣料。装饰品也开始流行。
饮食不论贫富在吃的方面都有改善。17871796年间食物开支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为73.5%;18301839年则为61.5%;18401854年间为64.0%e。
住房靠近乡村的是单门独户的别墅,城市的内环是手艺人的居住区,包括中产阶级居住区,他们的房屋是各家连成排的简单二层楼房,再往下便是工人居住的成排房屋和贫民窟。1840年后政府采取措施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工作包括吃饭在内的12小时工作日最为盛行。当时的确有一些部门的工作时间增加了,但这种现象并不普遍,与其说是工作时间增加了,不如说是劳动时间的重新安排。在17501850年的一整个世纪里,几代英国工人所支配的平均非工作时间保持不变。

——摘编自舒小昀《从消费角度看英国工业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5-26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4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8 . 下列材料改编自钱承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第三部分:《现代化的专题讨论》中第六章《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的目录。

第三部分现代化的专题讨论

第一章……

第六章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近代以前,世界上也曾有过“强国”,但那时的“强国”都是地区性的,只发挥地区的影响,一般不具备世界意义。“世界强国”则是在世界进入一个共同体即“世界体系”之后才出现的,这个“世界体系”就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在这里,我们将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探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第一节早期重商主义时期

第二节鼎盛重商主义时期。

第三节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第四节危险的选择:军国主义道路

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集大成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目录中任选其中两节,并分别以某个国家的历史进行阐释。(要求:节序名称、国家与阐释的内容搭配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劳伦斯(18851930年)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中往往带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经历。其代表作《彩虹》(1915年)中,厄秀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起初,她认为大学是一块神奇土地,与肮脏的工业城镇不同。令厄秀拉失望的是,"这儿的女生们整天叽叽喳喳、喋喋不休,很神经质。……男生个个都是粗卑笨拙。"更糟的是,大学不过"是个学徒作坊,人们来这儿是为了武装自己,以后能多赚钱。"大学成为狭小、杂乱的工厂实验室,学生们在这里购买考试所需设备,教授们则提供可被利用的商品。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完全为商业服务。

——摘编自潘洁《劳伦斯对工业革命时期教育的批判》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08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0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西方学者绘制的一幅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历史信息。

提取地图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3-21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1 开放性试题(查补能力·提升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