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现代革命”是指过去1000年里,特别是过去300年里,人类历史发生的更迅速、更具本质性的转型。关于经济领域发生“现代革命”的动力存在的多种解释,如表。

解释视角基本观点
地理论“偶然”的地理因素,如煤的埋藏、距离的远近,可以解释特定国家或区域创新速度的加快。
观念论思维方式和思维态度的深刻变迁,刺激了新的商业和技术方法的产生。
商业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生产中技能、熟巧程度和判断力的进一步完善,源于相互贸易。
社会结构论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形成一种社会类型,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与一定的社会结构是相互关联的。
人口论现代世界所特有的人口增长率的突然提高是创新增长的主要刺激力量。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200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于经济领域“现代革命”的动力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赞同或修正材料中某一观点,也可以综合多种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叶,英国妇女运动主要围绕三个关键问题:(一)妇女应享有公民权,争取选举权成为妇女一种关键的诉求,被认为是改善妇女地位最重要的权利。(二)女性就业问题,男女两性机会应该均等。(三)女性应不应该避孕,应不应该以抚育子女为主要事业—仅以家庭为一生的舞台。

——摘编自裔昭印等著《西方妇女史》

材料二   19011911年涌现出的女子结社与团体多达四十余个,多数团体既热衷于妇女解放也热衷于政治斗争。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两党分别确立了妇女运动方针,妇女运动被纳入了国民革命的轨道。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妇女联合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妇女团体,这些团体担当了在广大农村组织妇女参加抗战的重任,也是推动妇女运动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编自杜芳琴《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

有学者提出,妇女运动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概括20世纪上半叶中英两国妇女运动诉求的不同之处,并论证该学者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殖民化之前的欧洲,负债累累、战乱频仍,为了应付内部危机,欧洲人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贸易路线及开拓殖民地。欧洲人在新大陆进行掠夺和开垦,开展极为血腥和残暴的奴隶制“三角贸易”,为产业资本的急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人虽然在其本土发展了少数人享有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却在其他大陆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残酷奴隶制,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无情的侵略和剥削,甚至大规模杀戮。即使在欧洲,他们也奉行双重标准——“人生而平等”的前提是白人基督徒,且在很长时间里必须是男人才能享有权利。欧洲内部诸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欧洲大陆甚至世界各地引发了无数战争。

——摘编自温铁军《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从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逻辑通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博会(见下表,部分)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举办国及当时世界政治、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人类各种生活范畴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时间

地点

名称

主题

1851

英国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万国工业

1862

英国伦敦

英国1862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工业和艺术

1867

法国巴黎

法国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农业

1873

奥地利维也纳

奥地利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文化和教育

1876

美国费城

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

美国百年

1889

法国巴黎

巴黎世博会

法国大革命

1893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哥伦布发现

1913

比利时根特

根特国际博览会

和平、工业和艺术

1933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6

瑞典斯德哥尔摩

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航空

1949

瑞典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环球体育博览会

世界体育与运动文化

1962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世界博览会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70

日本大阪

日本万国博览会

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1982

美国诺克斯维尔

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93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

挑战新的发现

2010

中国上海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21

阿联酋迪拜

阿联酋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

沟通思想,创造未来

——摘编自百度·百科《世界博览会》


根据材料,就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6-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性考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迄今为止,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实现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大发展,有三种现代化模式,可概括如下:

现代化模式代表国家特征
原发式英国、美国、法国等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有起步早的优势;渐进、缓慢,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后发式日本、韩国等发展动力源于社会外部的压力与挑战,由国家政府主导推动、借鉴原发式现代化经验,快速、突进,文明不协调
新发式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前人经验,基于国情,正在发展过程的探索中,表现出民族性、文明多样性的发展特征;面临社会内外挑战

——摘编自孙鼎国《三种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2023-04-29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用挑战与应战揭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衰落。有学者认为,这种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也可用于观察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在近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四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此处选取了前三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

二战前

二战后

15世纪-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挑战者

西方

西方

经济全球化

应战者

西方

东方

西方、东方

挑战方式

战争

经济

军事、经济

经济、民主

经济

应战方式

战争

经济

革命

全面的民族国家构建

区域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兼论民族主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战模式》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围绕近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2023-04-26更新 | 513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89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勘,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此种民族,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

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子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该书写于1940年代)

结合中外历史,评析钱穆的观点。(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04-18更新 | 614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高三大亚湾区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摘编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以上材料选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名作《双城记》,作者以辩证法视角概括了一个矛盾交织的时代。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选取某一时空范围,仿照材料视角拟定一个标题,予以论述。(标题示例:盛世与危机——3世纪的罗马。要求:标题包括选取时空的基本信息,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