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资本的运转使得人的自由与个性被消解,劳动者被异化为资本的工具,无产阶级陷入精神和生活的两难困境。所以要以革命的手段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B.马克思主义具有较鲜明的人民性
C.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政治力量D.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杜林宣布改信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的“行家”,提出了“一切经济现象都应该由政治原因来解释,即由暴力来解释”的观点。对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经济条件。恩格斯此举(     
A.立足于帝国主义时代B.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C.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3 . 作家狄更斯在1859年出版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这段材料可以用来阐述(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B.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影响D.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宣言》面世之前,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喊着“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伦敦劳工质问着“为什么女王每天的收入是16417先令60便士,自己却只有两三个便士”;普鲁士纺织工人在生存线上反复挣扎……一场场工人运动,打破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歌舞升平,于是他们怪罪共产主义,将它称为恐怖的幽灵。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誓要为"幽灵"正名,以最接地气的语言,给工人运动以科学的指导。

——王荣堂等《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早期工人运动是在美国革命结束后开展起来的。其后的自由州与奴隶州之间的斗争经常以自由州的退让而暂时达成妥协,不具备任何社会革命的形势。美国工人的工资往往高于西欧工人,已经得到了选举权,所进行的罢工运动、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和竞选活动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德国移民中传播,能够影响美国工人运动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冒牌社会主义和改头换面的改良主义。工业无产阶级十分弱小,不断在流动。在整个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工人运动一直是分散的,规模不大的,不但没有全国性行动,甚至在一个城市中也不能步调一致。尽管也发生过罢工,出现过早期的工会组织,建立过工人党,但都是短暂的,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和政治要求,没有对资产者构成重大的压力。

——摘编自张友伦《试论美国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关于美国和西欧工人运动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一场场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从文献与实践两个角度各举一例,指出马克思指导工人运动的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工人运动相比,美国早期工人运动有何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曼彻斯特,恩格斯一有空闲时间就与普通工人交往,详细了解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状况,还研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1844年,他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等文章,指出必须废除私有制。据此说明,恩格斯的实践与研究(     
①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②探讨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变化
③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④总结英国工人阶级斗争经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一切历史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的、发展的、结束的。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表所示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亚非拉独立运动”

——摘编自李秦苏《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序意识的培养策略》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关键词,据此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7 . 根据如表内容分析,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相比,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马克思(     
但丁《神曲》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体现人民意志。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等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
A.更为注重人在精神世界的价值B.主张人的价值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
C.强调以自我的意识为核心标准D.指出政治权利是人类价值的主要载体
8 . 1831年11月,法国里昂工人发动起义,很快被政府军镇压。1834年,里昂工人再度起义,并提出推翻富人的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但又一次被镇压。这表明(     
A.空想社会主义不适合法国B.法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不断斗争
C.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艰难D.无产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恩格斯意在强调(       
A.科学理论产生受经济发展状况制约B.空想社会主义随着经济发展终会实现
C.启蒙思想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D.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尚且不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对德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与小资产阶级的破产群众对资产阶级及其政府的卖国行为的不满,工人对新的社会制度的朦胧向往——这一切便是推动巴黎人民举行革命的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2023-06-21更新 | 464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