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大革命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2024-05-24更新 | 54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列宁选集》第四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意义。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列宁和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与突破?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至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B.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C.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D.发表《共产党宣言》
2024-03-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71年3月,清人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困顿巴黎,他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巴里(黎)无主也,叛勇行令”,并写到这些“叛勇”面对死亡,“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他记载中的“叛勇”是指(     
A.国际工人协会会员B.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士兵
C.巴黎公社的战士D.参加第二国际的工人代表
2024-03-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
D.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构成了一个彼此互动、相得益彰的历史进程,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改组正义者同盟       ②发表《共产党宣言》     ③组建国际工人协会        ④成立巴黎公社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
2024-01-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中联盟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时使用的信号灯、军号、手电筒等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电台”。这是红一方面军最早的电台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设备改善通信条件,图为19481949年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手书电文的复制品

1939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张志怡《红色记忆:党的建设》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关通信技术是如何对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重要作用的。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所打下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新中国的这“两个历史时期”。
2024-01-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马克思说:“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那至少在欧洲是阶级统治的真正赘瘤和不可活着的外衣的君主制已不复存在”。同时他认为,原本是大地主、农奴主以及贵族聚集的灯红酒绿的巴黎不见了,巴黎街道没有警察也没有杀人事件和抢劫盗窃了。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措施B.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有效途径
C.探索国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9 . 战争根源何在,这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学者们所一直探讨的问题。有学者将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分为现实主义学派、理想主义学派、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等。他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共产主义实现时才能有真正的和平。据此推断,下列最有可能属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是(     
A.新兴大国的崛起挑战原有的霸主
B.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C.战争不但不会带来收益,还会破坏现存的秩序
D.人类建立真正的和平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首先追求的自身利益
2023-12-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5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业已产生,并且形成了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城市的工商资产阶级和在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共同受到封建行会制度和国王推行的垄断制度的束缚,在政治上又处于无权的地位,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是“君权神授论者”,认为议会是靠国王的“恩赐”才存在的,当他们发现议会难以驾驭时,就解散议会。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之后,约翰·洛克回到英国。1690年,洛克出版了《政府论》。历史学家们认为,洛克是受命为光荣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证明其正当性。但实际上,《政府论》写于1682年或1683年,只是当时未发表而已。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主权在民,并且主权不能转移给任何人。因此,一位君主宣称拥有绝对君权站不住脚。政府应关注议会具有的立法权;国王是议会通过的法律的执行者。詹姆斯二世由于奉行有悖于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政策和做法而失去了国民的支持。

——摘引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又造成“中产社会渐渐都沦为无产者”,“社会上困苦的失业者已普遍都会与乡间了”。人们因之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制一面固然增加富力,一面却也增加贫乏。”20世纪初年努力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进人物,就已经表现出追求资本主义,同时又向往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因中国人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危机而加深。因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黑暗苦痛而加切。时光迁移,潮来潮去。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摘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阐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结合所学,指出“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破坏了哪些由《大宪章》确立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说明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的理由,结合所学,说明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掀开“另一页”的角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