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大革命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2024-05-24更新 | 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巴黎公社的多数公社委员出自群众组织,他们在担任委员后也经常回到各街区参加集会,每个委员都会参加一个或数个组织,他们一面将群众组织的意见带进公社委员会,一面又将市政厅里的决议和法令传递到各个街区。这表明巴黎公社(     
A.带有浓厚的直接民主色彩B.探索人民参政议政的新途径
C.积极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D.贯彻落实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3 . 马克思基于对英国大工业发展及无产阶级力量的肯定,认为在英国“实行普选权的结果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但是英国工人提出的对普选权的要求以及使普选权不致成为空想的那些条件,都遭到议会的否决。这充分说明(     
A.工人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议会斗争的方式具有局限性
C.工业革命推进议会改革D.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待完善
2024-02-11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巴黎公社起义后,巴黎机械工人工会和冶金工人协会向公社传达的一份原则指示声明,公社治下的“平等”不是空洞的字眼,其目的是“在经济上获得解放”,而这“只有把全体劳动者联合起来”才能实现。这一主张(     
A.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B.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彰显了政权的社会主义理念D.促进了工农联盟关系巩固
2024-01-28更新 | 3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一   1776年,法国学者马布里在《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一文中,指出必须建立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就是禁止财产私有”。

史料二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强调:“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业务’。”

史料三   现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通过论证《共产党宣言》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指出:“我们可以把《宣言》称作马克思后来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它不仅预示了要发挥的课题和遵循的路线,而且预示了它必将遇到许多困难。”

材料二   

1870年,墨西哥的马克思主义者创立了第一国际墨西哥支部。1871年以后,许多法国革命者到拉丁美洲寻求政治避难,他们来到拉美后就与拉美的工人结合起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古巴的巴利尼奥等人于1900年建立了古巴第一个劳动者的政党——人民党,1905年改名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公开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流亡阿根廷的法国人多马士于1872年首先建立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后来相继建立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支部,并得到马克思的亲自关怀和通讯指导。1919年,巴西爆发了6万工人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干涉苏俄的罢工。乌拉圭的社会党于1920年决定改名为共产党,同时加入共产国际。在20世纪20年代,古巴、尼加拉瓜、厄瓜多尔、洪都拉斯、秘鲁、萨尔瓦多、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

——摘编自程洪《试论俄国十月革命与拉丁美洲》

(1)结合所学知识,合理分析材料一的三则史料,并指出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意大利思想家康帕内拉的著作《太阳城》(1623年出版)描述的未来社会情形。由下表可见,这些描述(     
经济活动人人每日工作四小时生活状态物质按需分配
劳动产品交公共仓库没有家庭私有财产
政治管理“太阳”,即祭司,最高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教育管理无论男女都要接
“威力”,指挥军队和管理军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A.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构想B.指明改造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
C.折射工业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D.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2024-01-23更新 | 244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第五单元 测试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关于人的价值,但丁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卢梭强调,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则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据此可知,马克思(     

A.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B.主张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人的价值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认为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的主要载体
8 . 1835年,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据此,马克思表达了(     
A.对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B.对无产阶级的美好期望
C.对资产阶级贪婪无耻的批判D.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2024-01-20更新 | 155次组卷 | 5卷引用:纲要下第五单元 测试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巴黎公社领导人在其政治纲领《告法国人民书》中指出,公社在巴黎市政范围内拥有绝对自主权,希望这种自主权能够推广至全国,各公社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联合为统一的共和国。这反映了巴黎公社力图(     
A.实行地方自治B.提升行政效率
C.保障人民主权D.建立国家政权
10 . 马克思指出:“工人要能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的时日和经验的。”这句话揭示了(     
A.科学理论指导斗争的重要性B.无产阶级联合的迫切性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可能性D.剩余价值学说的科学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