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30年代,有位英国学者说:“我们必须努力培养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和我们统治之下的几千万人沟通的等级,这个等级的人虽然拥有印度人的血液和肤色,却有着英国人的品味、观点、道德和思想。”由此可知,该学者的主张意在(     
A.提升印度国民文化素养B.完善印度的种姓制度
C.强化对印度的殖民统治D.缓和英印两国的关系
2024-06-0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将世界瓜分殆尽B.独立的国家均为欧洲国家
C.英俄因扩张问题矛盾突出D.占比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当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英国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迫切需求,要求英国进一步扩大殖民地。加之英国丧失了美国这一重要殖民地,在短期内对外出口量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因而英国人开始在太平洋进行系统的探险活动,以期找到未知的南方大陆,使之成为英国的原料仓库和工业品销售市场。1770年,库克船长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使命,他在悉尼附近登陆,并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澳大利亚南纬38度以北的东海岸地区为英国领土,命名为新南威尔士。18世纪初到19世纪前半期,英国与其老对手法国竭尽全力在海上和陆上开战,虽然英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英国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失败。不甘心失败的法国也把目光瞄向南方大陆,在亚洲经营几个世纪的荷兰也一直在扩展亚洲的势力范围。18世纪末,英国人口增长迅速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再加上澳大利亚具有有力的战略位置,能够为英国向亚太地区扩张提供战略保障。工业革命后的自由竞争使得英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是英国发展方向由西方向东方转移,此时大量人口移民到澳大利亚。因英国移民的到来,在澳大利亚所发生的几乎是在北美的重演。英国人用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将这片土地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摘编自仲凌维《英国海外移民的早期状况研究

——以英国向北美和澳大利亚长期移民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19世纪初推动英国向澳大利亚移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 世纪末 19世纪初英国向澳大利亚移民的影响。
2024-05-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非洲野生采集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合法贸易”兴起,同时还有内陆探险和传教活动的扩展,大批商人、猎人、旅行家、自然博物学家源源不断地深入非洲,这些活动(     
A.表明欧洲列强终止了奴隶贸易B.使非洲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C.为列强深入侵略非洲做了准备D.促进了非洲向近代化转变
2024-05-2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11987年间,英国史家霍布斯鲍姆先后出版了三部世界史研究作品,构成了著名的“十九世纪三部曲”,在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帝国的年代》中,他提到“所谓的‘19世纪’是指‘漫长19世纪’,也就是大约从17761914年”。他认为19世纪的“世界或至少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基础转变是发生在欧洲,确切地说,是发生在法、英”,是由富有决定性的双元突破开始,直到一战,这些特征和趋势才迎来根本性转变。故霍布斯鲍姆将18世纪中晚期发生的“双元革命”作为“漫长的19世纪”的起点,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其终点,这种特意“拉长”“延期”的时间断限划分,引发了全球史研究领域史无前例的密切互动,并逐渐为学界广泛接受,被称为“漫长的19世纪”。

——摘编自胡晓进《十九世纪何以成为“漫长世纪”——兼论全球史书写中的革命话语与西方中心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双元革命”对应的事件,并分析其作为“漫长的19世纪”起点的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漫长的19世纪”这一世界史概念。
2024-05-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1887年

东方语言学院在柏林大学成立

1891年

“德国殖民委员会”成立

1898年

德国农业、贸易和工商业殖民学校建立

1900年

汉堡“航海病和热带病研究所”成立
A.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文化发展B.海外殖民地重要性的不断增长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冻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初,橡胶需求增长,英国皇家植物园组织团队深入南美洲搜集橡胶种子,经培育后分发到锡兰、马来亚等地,西方资本公司转而在东南亚建立大量橡胶种植园。1905—1924年,东南亚橡胶在世界橡胶产量中所占比重由6.8%上升到了93.2%,仅马来联邦地区的橡胶种植园就有300个,西方资本投资额约为5000亿美元。

——摘编自王杭亚《从东南亚种植园看殖民主义生态影响》

材料二:二战结束时,马来西亚的经济已成为以橡胶、锡这两个农矿初级产品生产与出口为主的典型殖民地经济。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因英国资本撤出致使马来西亚许多大型种植园被废弃:政府将其划分为小块分配给马来人,同时鼓励开发新的小胶园,推广高产胶树与新型技术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政府在不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推动稻米与油棕等经济作物的发展。政府还通过调节国内橡胶产量和出口来维持与增加橡胶收入,以应对世界橡胶市场上合成橡胶的竞争。1979年,马来西亚等“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成员国与消费国签署《国际天然橡胶协议》,该协议生效后成功干预了橡胶市场价格的几次变动。到1988年,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摘编自姚《《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

(1)结合材料一、概述20世纪初西方资本公司在东南亚建立橡胶种植园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概括马来西亚政府在从殖民地经济到现代经济转变中所做的努力。
2024-04-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两幅漫画揭露了(       

美国讽刺西班牙人在古巴实行暴政的漫画                  美国的行径(古巴与美国)

A.南美洲文明衰落存在着必然性B.新老殖民主义的一丘之貉行径
C.古巴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加深D.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024-03-2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和平奖与其他诺贝尔奖项之间存在着特殊性,一百多年的时间,诺贝尔和平奖对“和平”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

获奖类型典型案例和平含义的演变
因反对战争而获奖非洲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无论是在非洲战乱、中东危机,还是在克什米尔争端、东帝汶暴乱、阿富汗战争或者其他极度敏感的政治危机中,到处都有安南和他的团队穿梭斡旋的身影诺贝尔和平奖的表彰范围从最初的促进国际和平、反对战争扩大到人道主义灾难救援、政治权利保护到现在已延伸到关于民生、贫园、环保等新兴的领域。从和平奖内容发展来看,“和平”的真正本质在于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维护
因争取平等人权而获奖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倡导“非暴力”作为社会变革方法的最为突出的倡导者之一
人道主义援、贫困等而获奖联合圆难民署是在1950年12月14日由联合国大会创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道主义机构之一,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其他类型的获奖2006年和平奖授予孟加拉“乡村银行”及其创办人尤诺斯,作为一名实业家和经济学家,他找到了一条广大贫困人民对抗贫困的方法

——摘编自张继文《从诺贝尔和平奖看和平的真正含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历史试题
10 . 1878年,英法德俄等欧洲强国和奥斯曼帝国签订《柏林条约》。根据条约,原属奥斯曼帝国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独立;保加利亚则获得自治权,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占领和治理,但仍然属于土耳其。《柏林条约》的签订(     
A.损害了奥斯曼帝国国家主权B.解决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矛盾
C.尊重和实践了民族自决原则D.加速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
2023-10-18更新 | 29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硬核提分(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