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被誉为“通向埃及世界的钥匙”的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文明遗产,由拿破仑军队1799年入侵埃及时发现。1801年,英国占领埃及,此碑被英王乔治三世夺取并捐赠给大英博物馆,至今仍为英国占有。该石碑的命运(     
A.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B.得益于考古界的国际合作
C.反映了殖民主义的强权D.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戴维·利文斯顿是英国著名的探验家。1841年,他受伦敦宣教会派遣去南非传教,当时奴隶贸易使非洲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妨碍了传教活动的开展,为此,利文斯顿设计了铲除奴隶贸易的方案:“用合法商业取代奴隶买卖,供应欧洲工业品,奴隶贸易就无立足之地。……只需开辟一条从海岸通入内陆的商道,这个方案便可实现。”为铲除奴隶贸易,1853年后他转而从事探险活动,开拓了一条连接海岸至内陆的商道。他说:“地理学成就的终点即是传教事业的起点。”当时非洲内陆还鲜为人知,复杂的地形、恶劣的气候和致命的疫病令人望而生畏。在1853~1873年间,他三次深入非洲内陆,行程29000英里,勘查地域达100万平方英里。在19世纪数以百计的非洲内陆探险活动中,人们称他为横越非洲第一人。《泰晤士报》将利文斯顿的旅程描述为“当代最伟大的地理探索之一”。1855年,皇家地理学会授予利文斯顿“金奖”。1857年,利文斯顿出版的《南非传教士旅行与研究》成为畅销书,并获得巨大名声。同年12月,英国政府和海军部为他制定了一项庞大的计划,支持他努力结束赞比亚的奴隶贸易,并承诺通过基督教和商业开放该地区。

——据何一宁《非洲内陆探险与英国对非洲的认知变化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说明利文斯顿的非洲探险引发英国社会广泛关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从影响角度谈谈你对利文斯顿非洲探险的认识。
3 .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周期示意图(1700—1975年)其中两个殖民收缩期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民族自决原则已经确立
C.启蒙思想指导各殖民地争取独立D.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
2024-04-07更新 | 221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是他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的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该论述的主题是英国殖民侵略(     
A.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B.建设性远大于破坏性
C.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D.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4-04-02更新 | 46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个具体新事物改变了西方权力的平衡——汽船、奎宁和来复枪。汽船可被运用在大陆内部宽阔而较浅的河流系统。奎宁(疟疾药物)将帮助殖民者在热带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来复枪使欧洲人的征服‘更像是打猎而不是战争’。”材料中的“殖民者”应是(       
A.16世纪进入中南美洲的西方航海家B.17世纪侵占马六甲的葡萄牙殖民者
C.18世纪占据澳大利亚的英国殖民者D.19世纪深入非洲内陆的欧洲殖民者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1900年发表的漫画《在治疗中》,该画描绘道:“中国佬”被送进医院,躺在“布尔”(当时英国与南非布尔人发生战争)旁边的一张床上,英国医生每天都来检查病情。布尔人定期喝“罗伯茨药水”(英国驻南非总司令),而中国佬则采用“西摩合剂”(侵华的英军总指挥官)。该漫画(       

A.渗透了英国殖民者的傲慢B.体现西方侵略具有正面效应
C.意在批判义和团破坏文明D.反映出中非人民合作反侵略
2023-11-05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三)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为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时期的官僚统计表(单位:人),这可用以说明当时(       

职位

总数

克里奥尔人(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

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

总督

170

4

166

都督、省长和地方行政长官

602

14

588

A.殖民地的混血现象罕见B.社会权力结构高度集中
C.不同种族政治地位悬殊D.宗主国严密管控殖民地
2023-11-05更新 | 248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1885年柏林会议结束后,欧洲列强在争夺非洲的过程中,基本都遵循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国的承认。在此基础上,被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促使以中心与边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据此可知,柏林会议(     
A.拓展了国际法规的应用范围B.推动了殖民秩序的逐步瓦解
C.限制了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D.增强了非洲各地的交流互鉴
9 . 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获得在本土和殖民地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在印度伐木的速度超过其自然恢复的速度。1878年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对此较为全面的评价是(     
A.英国掠夺式开采印度森林资源,同时又带来先进的理念
B.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C.英国意在将先进环保理念引入印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D.英国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加强殖民统治而掠夺印度资源
2023-05-08更新 | 525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下漫画由美国人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该漫画(     

   

A.反映了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B.讽刺美国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C.谴责英法在埃及的殖民争夺D.表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23-09-15更新 | 527次组卷 | 6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