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20世纪以前,阿拉伯世界并没有把十字军东征看成非同寻常的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殖民者公开炫耀击溃奥斯曼帝国、占领阿拉伯行省象征着“十字军的胜利”,这激起了阿拉伯人的“十字军”记忆,十字军东征被刻画成阿拉伯民族共同的苦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阿拉伯世界(     
A.政教合一体制的衰落B.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C.无产阶级斗争的兴起D.民族解放运动实现统一
2 . 下表是20世纪初几位作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内容节选。据此可以看出(     
作者国籍作品故事情节(节选)
伍尔芙英国《达洛维夫人》史密斯因参加一战患上了弹震性精神病。死去的好友亡灵不断地折磨着他,最终他以跳楼自杀来寻求解脱。
海明威美国《永别了,武器》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部队撤退时目睹了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恋人凯瑟琳会和后逃往瑞士。
雷马克德国《西线无战事》保罗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见证了战争的非人道性。
A.文学创作准确还原了历史真实B.一战士兵在战后仍受战争折磨
C.知识分子主导了世界舆论风向D.战争反思有助于世界和平进程
2023-12-22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3 . 如下图所示,是1914年8月发表于英国杂志《笨拙》的漫画,图中举着大棒炫耀武力的是德国。在他面前的小孩手拿木枝,目光坚定,身后栅栏上印着“NO THOROUGHFARE”!据此判断,该漫画旨在(     
A.赞扬比利时对侵略者的奋起反抗B.同情塞尔维亚的孤军奋战
C.讽刺德国“速决战”计划的破产D.号召协约国集团并肩作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20世纪40年代有观点认为:“剥削印度、缅甸和爪哇的资源,从这些地区拿走所有财富,但从未把教育、体面的生活标准、最低限度的健康需求等东西带给他们——做这些就是储存将带来战争的那种不幸,就是在任何和平体制开始生效之前就否定了其价值。”该观点意在(     
A.批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亚洲的伤害B.反对欧洲列强恢复其在亚洲的殖民统治
C.强调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亚洲贫困D.鼓励被压迫的亚洲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
2023-12-02更新 | 221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为关于美国若干北方城市中黑人人口增长表。这一状况(     
1910年1920年
北方城市人口占比人口占比增长百分比
匹兹堡256234.8%377256.4%47.2%
芝加哥441032.0%1094584.1%148.2%
底特律57411.2%408384.1%611.3%
纽约917091.9%1524672.7%66.3%
A.反映美国内战后南方经济的逐渐转型B.体现出美国种族矛盾的缓解
C.主要受国际战争刺激美国经济的影响D.使美国黑人的法治意识增强
6 . 有学者认为:“战后时期各国幸运地生活在了这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之内:因为它是基于一种权力现实之上的,所以有助于实现秩序,尽管谈不上正义,但却比人们所预期的更好。”据此可知,这种国际关系体系(     
A.形成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B.为战后世界的和平留下了空间
C.保证了世界秩序的长期稳定D.建立在各大国实力均势基础上
2023-08-16更新 | 47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813日)

材料二   19458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2023-06-09更新 | 6182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为墨西哥著名艺术家迭戈·里维拉1933年绘制的《帝国主义》。画作描绘了摆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周围的枪支和坦克,以及众多死去的统一美洲民众,画中右上角俯瞰一切的是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该画作揭示出当时(     

A.金融危机引发拉美社会动荡B.殖民主义是拉美发展的障碍
C.拉美地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拉美人民抗美斗争走向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著名的14点方案,但是美国在提出这一方案参加巴黎和会之前并没有经过与英法盟友的协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美国为战争贡献了力量B.英法顽固坚持殖民体系
C.美国试图成为大国领导D.战时同盟体系彻底瓦解
2023-02-07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法西斯运动强调“沙文主义”(民族主义的好战形式),一些法西斯领袖经常把这些与夸张的民族优越感联系起来,然后把国家疆域看成是人为限制,限制他们与居住在其他国家的那些同种族或同人种的居民实现统一。这一言论(     
A.体现出民族国家的正义诉求B.掩盖了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C.证明地理因素对和平的影响D.不会引发全球战争的爆发
2023-01-0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