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理想主义者强调公众力量在国际体系转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实力和权力联合之上的民主国家联盟。但是,理想主义只讲世界应当怎样,而不研究世界是怎样的,因此,它只能是1914 年后,人类思想在寻找新的乌托邦的一种反映。这一观点强调(     
A.国际关系理论正义性不足B.国际关系格局缺乏稳定性
C.国际关系体系的不平等性D.国际组织缺乏必要的权威
2024-02-11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驼峰航线是抗战时期盟国援助物资从印度东北进入中国西南的空中运输通道。经此航线的飞虎队队员曾说道: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我们给这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该航线的开通(     
A.成为中国人民战略反攻的标志B.体现了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主导地位
C.旨在帮助中国远征军赴印作战D.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由于德国对凡尔赛体系没有道义上的义务,又没有一个防止它提出挑战的明确均势,一旦它开始挑战凡尔赛战后安排,唯有靠法国使用武力或美国永久卷入欧洲大陆事务,方能保障和约条款的执行。上述观点说明(     
A.美国企图谋取世界霸权B.凡尔赛体系自身的脆弱性
C.英国丧失欧洲的主导权D.国际法原则确认的必要性
4 .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集中力量对德作战以取得战争胜利,苏联将自己布置在远东地区原用于防范日本的数十万兵力调回西线,日本在此时没有趁机进攻东线防守松弛的苏联,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巨大泥潭无力抽身B.日本对苏联心存畏惧感不愿此时进攻
C.日本担心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军事阻挠D.日本在中国正面战场遭受到沉重打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3月18日,卡德纳斯在广播电台郑重宣布:“墨西哥经济独立的日子开始了,没有经济独立,政治独立就是谎言。”下列有助于实现这一愿望的是(     
A.开展食盐进军B.武装反对政府独裁
C.石油业国有化D.控制苏伊士运河
6 .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C.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1-1925年,墨西哥石油平均年产量达271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但墨西哥自己需要石油,要向外国公司购买,其价格要比国际市场高二倍。于是,卡德纳斯总统推行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不久,经济增长率高达83%。之后他引领墨西哥在其他领域继续发展现代化。由此可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A.呈现出广泛性特点B.呈现出深入性特点C.与国际共运相结合D.对国际秩序影响大
2023-10-11更新 | 56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8 . 1919年3月9日的学生游行为先声,在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各城市都爆发了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进而转化为武装起义,愤怒的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甚至连埃及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     
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斗争的艰巨性B.民族自决成为反殖民斗争的思想武器
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D.埃及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2023-07-17更新 | 3879次组卷 | 2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新高考七省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11月,俾斯麦与南德4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施塔特)政府之间缔结了联合条约,南德4邦正式与北德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关于重划德国疆界的内容是;西部:莫列斯纳、欧本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阿尔萨斯-洛林重归法国;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南部: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德奥永远不得合并。将西里西亚南部的古尔琴地区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东部:德国承认波兰独立。波兰从德国得到西普鲁士和波兹南的绝大部分,使波兰获得海岸线。北部:在德国与丹麦之间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实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疆界的这种划定,使德国在欧陆丧失了13.5%的领土。

材料三       1949年,在美英法三国控制的德国西占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首都为波恩。半个月后,苏联占领区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首都在东柏林。

材料四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德国和柏林完成了统一。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两个时期分别说明近现代德国疆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09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