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5年底,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宣布,从1926年起国家将进入“直接工业化”时期,目的是使苏联从输入机器设备的农业国转变为自己生产各种机器装备的工业国。该内容(       
A.标志着苏联模式正式确立B.说明苏联经济政策已出现新的变化
C.导致苏联新经济政策被直接废除D.暗示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024-05-23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百年历史风云千头万绪,掌握其基本发展线索与脉络既有益也有必要。历史学家王红生在其著作《二十世纪世界史》中,力图通过如下一些概念建构阐述20世纪世界史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资本主义”。20世纪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世纪。

第二个概念是“社会主义”。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悲喜剧。

第三个概念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缘起于西方,20世纪成为东方社会思想的主轴。

第四个概念是“法西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概念相比,法西斯主义是20世纪独有的概念。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围绕20世纪世界史的一个或多个概念,结合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0年6月18日,正当法国处正“山河已经破碎,民族存亡未卜”的紧急关头,戴高乐成立自由法国,在伦敦发出“6.18”号召,庄严宣告“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6月25日,《申报》和《新华日报》等报刊全面地报导了相关消息。1940年6月26日,《申报》报道: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在此成立后,即有大批志愿兵纷纷前来该会报名投效”。《国家社会报》报道:“我们的真理是与其屈辱,无宁死亡。我们中国现在为自由独立而战,不能不对戴高乐将军和他的同志们表示敬意。”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揭开欧洲最后决战的序幕。《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第二战场开辟了》,指出“我们要以胜利迎胜利,使东西捷报能互相辉映”。对戴高乐反对盟军控制法国行政的原则性立场表示赞赏。1944年11月25日,各大报纸刊载了戴高乐宣布“法国将参加对日作战。我们已经准备执干戈以共同戮力。”

——摘编自戴成钧、吕一民《戴高乐与自由法国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反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发起自由法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和“自由法国”在中国引起广泛的反响的原因。
2024·宁夏·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129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指出“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明朗化了”;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应该“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1942321日,中美签订协定,美国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贷款。62日,中美签订《抵抗侵略互助协定》,规定在战争期间中美相互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军火和其他物资,中国为在华的美国空军提供了机场和各种后勤支援;英国也答应给中国5000万英镑贷款。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发表宣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后中美英三国关系的走向及成因。
2024-04-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2)(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统计,1892年的俄国,集中在1000人以上的工厂工人占所有工厂工人总数的47.8%,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同时期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俄国(     
A.工业化的水平居于领先地位B.计划经济体制的雏形显现
C.无产阶级发展自身的特殊性D.发展重工业方针得到贯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103日,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发起了全面进攻,随后国际联盟宣布意大利违背盟约发动了战争。除意大利及其仆从国外,国际联盟其余成员国都同意这一结论,并联合制裁意大利,实施武器禁运和禁止进口意大利商品等措施。这加深了意大利的财政困难,引起了意大利国内对法西斯政权的不满和批评。但英法两国没有完全放弃和意大利合作的幻想。193512月,英法两国背着国际联盟制定了“霍尔一赖伐尔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埃塞俄比亚一半以上的领土实际上被吞并。这个计划泄露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正在讨论中的石油制裁和进一步扩大制裁范围的工作被拖延下来。当苏联提出封锁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略通道——苏伊士运河时,英国害怕导致与意大利的直接冲突,拒绝了这一行之有效的提议。19365月,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

——据陈必录《略论国际联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过程中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联制裁效果的因素。
2024-03-27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工业中,私营企业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在1925年占整个工业生产的23.9%,其中资本主义成分的比重不超过15%。在批发商业中,私人资本居于次要地位,只占全部交易额的1/4。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A.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利用私人资本建设社会主义
C.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发展方向D.加快苏联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通道争夺战爆发后,英国在为大规模的运输队实行护航的同时,对德国舰队进行远程封锁,阻止其从英国和挪威之间的水道突入大西洋。由于英国在海军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德国海军只能依靠潜艇部队破坏海上交通线来打击英国。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后,德国海军打破了原有的地缘困境,致使英国损失大大增加。194112月德国对美宣战,战争范围扩大到北美东海岸。19435月以后,由于盟军反潜技术上的突破,德国潜艇的损失数量激增。同时,苏联红军在东线节节胜利,德国空军在西线已所剩无几,英国空军便着重对出航中的德国潜艇展开海空猎杀。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抱怨:“在现代海战中,德国潜艇得不到航空兵的支援,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争夺战最终以英美赢得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权而告终。

——摘编自田原、胡红伟《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概述》

(1)根据材料,概括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盟军赢得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列宁在俄共十一大(1922年)上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他们中间有些人看见我们在退却,竟很不应该地像小孩子那样大哭起来。”他们“大哭”是因为当时的经济政策(     
A.允许发展资本主义B.承认商品货币关系
C.实施了余粮收集制D.鼓励经营家庭副业
10 . 1930年,美国的市政府与州政府几乎同时建立起紧急救济部门,并从旧日的私人慈善机构手中接管了救济任务。紧急救济部门在起初时情况乐观,管理出色,并与联邦合作,但在1931年以后,救济任务紧迫,市和州都无法应对,只能被迫放弃职责,转而给政府雇员发放临时货币。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意识到大危机的严峻形势B.经济危机持续深度蔓延
C.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D.固守传统经济治理策略
2023-11-27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平罗中学、贺兰县第二高级中学、西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