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7年9月,苏联一位富农在与同村人谈话时说道:“我还有3000普特去年的粮食,但我不会卖掉它,我会等到春天价格上涨,也许还会有饥荒,那时我就可以买一台拖拉机了。我将卖掉三头猪和一些羊来交税,但我不会卖任何粮食。”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工农业双轨并行发展将继续B.新经济政策摆脱了经济困境
C.富农屯粮是苏联饥饿的根源D.农业集体化实施具有迫切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的英国,家境殷实,发财心切,“人们都在为了市场销售而努力生产”。他们的逐利本能,指向“廉价与简单”;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很快被抬进纺织厂。他们的利益诉求,直接影响议会;于是政府顺水推舟,沿用旧制度,应付新问题。假如说土地兼并与新教伦理为英国打下工业化的基础,那么“亦商亦战的海上力量”则是其腾飞的重要支柱。可以说:“英国工业经济,是从其与欠发达世界的商业交往中成长起来的”。工业化后的英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煤烟尘和水蒸气的结合也使伦敦成了世界著名的“雾都”。工业化改变了英国自身面貌,也大幅改写了国际地缘政治。

——摘编自赵一凡《英国现代化奇迹》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摩擦、矛盾时有出现,并面临着经济封锁等联合敌对行动。与此同时,新经济政策放宽了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的限制,富农阶层和耐普曼阶层(资本主义分子)逐渐崛起,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冲突。1925年,斯大林指出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全力推进我国工业,从而加速整个经济的发展。”1926 年起,苏联通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发行“工业化公债”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满足工业化的粮食供应和资本积累。工业化开始后,苏联一面加强对经济的计划领导,一面着手在工业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组,最终形成“部——总管理局——企业”的部门管理体制。在13年的工业化期间,苏联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从20世纪20年代末的39.5%上升到1940年的61%,其代价则是农业经济和消费品生产长期落后,同时出现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

——摘编自陆南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历史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与英国工业化相比,苏联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98年西欧与俄国、苏俄(联)的GDP年均增长率情况

时段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8
西欧2.10%1.19%4.81%2.11%
俄国、苏俄(联)2.40%2.15%4.84%1.15%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选取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时段,对西欧与俄国、苏俄(联)GDP的发展态势进行阐释,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2~1904年的“和平”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物价的飞涨和托拉斯的压榨已使得经济斗争空前尖锐化,甚至使那些受自由派腐蚀最深的英国工人也行动起来了。就是在德国这个最“顽固的”资产阶级容克国家里,政治危机也在迅速成熟。疯狂的扩充军备和帝国主义政策,使得目前欧洲的“社会和平”犹如一桶火药。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解体和无产阶级的成熟的过程正在持续地进行。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一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

——摘编自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3月)

材料二   1932102日,国联在日内瓦、东京、南京三地同时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面对事实,报告书一方面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公认的事实”,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另一方面为表示中立又替日本说了些“公道”话。一曰:“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乃至“满洲为日本的生命线”的说法“可表同情暂能谅解”;二曰:“中国人之抵制日货为中日冲突之重要原因”;三曰:日本因疑惧满洲“北有俄国之共产主义”,故“预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之根据地”。鉴于以上情况报告书提出了“公正”地解决事变的方法即“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公然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摘编自崔义中、乔鹏《从三国干涉还辽和李顿调查团的比较看国际干涉》

《联合国宪章》(下称《宪章》)开宗明义,以“我联合国人民”的名义定章立规,取代军事结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奠定了广大亚非拉国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法律基础。《宪章》明确要求联合国逐步编纂和发展国际法。联合国这项工作涉及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产生了500多项公约,促进了国际法的整体进步,从而使国际法发展成为一个比以前更加成熟的法律体系。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与其他机构或会议(如大会第六委员会、外空委员会、人权委员会,以及各有关专门机构、特设委员会、专门外交会议等)为国际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余敏友《联合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发展与中国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列宁提出“‘和平’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联与联合国的异同点。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非洲民族主义】

材料一   从19世纪非洲逐渐沦为西方殖民地时起,非洲的民族主义思想就已开始萌发和产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主义最早产生于西非沿海地区。因为,这里从奴隶贸易时期起,就与西方发生了日益频繁的交往,并最早产生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和思想影响的当地民族知识分子。其中,首推西非民族主义先驱、塞拉利昂医生詹姆斯·阿弗里卡纳斯·霍顿。在霍顿思想的影响下,1868年1月,黄金海岸西部芳蒂土邦各酋长联合成立了“芳蒂邦联”,并于1871年10月拟订了邦联宪法,其主要内容之一是争取民族自治。此后,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等地相继出现了“土著权利保障协会”和“保护土著协会”,要求非洲人“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和十月革命,特别是在美洲黑人领导的泛非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西非等地开始出现民族觉醒和民族主义政党,并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自决权”与“地方自治”的政治要求和主张。

——摘自唐大盾《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材料二   非洲的反帝反殖运动贯穿于整个民族独立事业中,也引导了非洲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非洲的民族主义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她超越了个体和单个民族的利益,整合了国家民族为一体的追求。非洲的民族主义离不开“泛非主义”。“泛非主义”是立足于全民族的、全方位的民族主义。是一种争取民族独立和非洲彻底统一的民族主义。非洲的传统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最好验证即和平的非暴力的人道主义。非洲民族主义开拓者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精神。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通过宪制改革或脱离宗主国联邦等不流血手段来获得独立。在民族独立后他们仍然致力于用改良主义来进行社会改革。

——摘自王虹《非洲民族主义初探》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非洲早期民族主义产生及发展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非洲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一生目睹了工业化锦标赛的全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大英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群雄并起,帝国混战,德国与日本误入歧途,并因此衰落。最终登上领奖台的,竟是英国往日的小弟,美利坚合众国。他在著作中指出:“英国正在成为一个不竞争的寄生经济体,纯粹依靠过去的财富积累、依靠对手的进步过日子”,这是谁都无法救治的“英国病”;“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与聚敛,主导了整个经济,甚至是全部生活”,帝国衰败的挽歌,深埋在英国文化的土壤中。

——摘编自赵一凡《英国现代化奇迹》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美关系大事记

时间事件
1861年美军检查英国邮船“特伦特”号,捕获两名南方邦联的外交人员
1862年英国干涉美国内战
1905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致信英国首相:你不必为两个伟大的英语国家民族间的竞争梦魇所困扰,我从未考虑将英国作为战争对象。
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首先获得援助和获得援助最多的是英国,为270亿美元。
1943年魁北克会议,美国坚决主张次年5月在西欧登陆,逐步取得了对英美联盟的决策支配权。
1947年财政拮据的英国决定将援助希腊、土耳其的全部“担子”交给美国。2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通过电报告知美国,英国决定撤离地中海。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梁军《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等

结合上表和所学知识,对英美关系的变化做出合理解释。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张店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据此判断甲国是(     
国家1870-1913年1950-1960年1960-1970年
1.65.05.8
2.22.82.7
4.33.24.0
2.97.74.8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张店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9 . 近代以来法国在国际关系中居于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兴起于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之下。在英国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之时,法国的封建专制 主义则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达到了顶峰。在太阳王执政时期,对内大权独揽,对外扩张以争夺欧洲霸权。对外战争的巨大消耗也使得法国封建经济濒临崩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空有经济实力,却无法得到相应的政治权利,第三等级与特权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而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教会的说教不攻自破,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更加鼓舞了法国资产阶级的信心。于是,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封建势力根深蒂固的法国发展开来。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启蒙思想家们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希望能够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体制,并提出了众多设想。而且大多数思想家都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借鉴东方文化为自己的民族精神注入活力。

——摘编自崔婕《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两种中国观》

材料二   一战后的英国沉迷于19世纪欧洲均势政策的成功之中,无视自己力量的衰弱和整个体系已经发生的变化,推行了扶德抑法的政策。它简单机械地以为,欧洲力量的天平向战胜国法国倾斜,那么威胁就主要 来自法国。这说明,英国在一战后确定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关系时,仅仅考察了实力关系,而没有认真考虑 纳粹德国对于国际秩序的挑战。一战后英国领导人的外交政策一直停留在维持一种“虚幻”的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无视国际体系中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扶德抑法这样一种错误的政策,不仅没有维护和平,而且带来了它后面持续的对德绥靖政策,把法国和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拖入了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之中。

——摘编自宋伟《位置现实主义:一种外交政策理论》

材料三   在战后初期,法国政府为了恢复与发展经济,大力鼓励外国资本流入。在60年代初期,法国为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继续采取鼓励外资的方针,尤其是美国资本。但是从1963年开始,法国政府对于外资,尤其是美国资本开始转变态度,采取限制措施。这一政策是法国摆脱美国控制,维护法国独立这个大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法国在抵制美国经济渗透上,主要采取了两手政策。一手是限制美国资本的投资部门与 额度,规定外国资本不得在法国任何部门与地区,获得统治控股地位。法国还在欧共体内,呼吁其他国家共同限制美国的资本。另一手是积极鼓励发展法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尖端技术与工业,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法国减少对美国的技术依赖,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另一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法国自身的科技水平,加强了法国企业在世界的竞争力,扩大了法国产品的市场。

——摘编自张媛媛《论戴高乐时期法美关系的两面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思想启蒙运动在法国发展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例举16-18世纪“东方文化”在法国传播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从“扶德抑法”政策的影响角度,简析该政策为什么是“一种错误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法国对美国政策的变化,并分析法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9年初,布尔什维克承认村社自治,遵守村社的传统和规矩,基层苏维埃常响应农民要求,同意在村社大会或乡民大会上选举产生贫农委员会,征粮委员会由村庄各阶层的代表组成,不仅仅限于当局确认的“贫农”,从而平息了广大农民的反抗。这反映出苏俄(     
A.政治对现实的妥协B.农业集体化的基础薄弱
C.民主革命的曲折性D.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有限
7日内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