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1941年7月,苏、英两国签订《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12月23日,中英两国在重庆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上述行动(     
A.消除了各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B.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野心D.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
2023-07-21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6战争与文化交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1995年间全球性战争及战后新秩序表

时间寻求霸权的主要国家反对霸权的其他大国全球性战争全球性战争后的新秩序
1871—1920德国、土耳其、奥匈帝国英国、法国、俄国、美国一战
1914- -1918
《凡尔赛条约》创立国联,1920
1933—1945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苏联、美国二战
1939一-1945
雅尔塔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联合国,波茨坦,1945
1945—1995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日本冷战
1945- 1991
苏联解体;世贸组织,1995

——摘编自【美】小查尔斯·凯格利《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全球性战争后的新秩序构建予以说明。
2023-07-10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6战争与文化交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作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使大连成为某种形式的国际委员会管理下的自由港”,并同意苏联在二战结束以后使用中国东北的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据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A.推动了国际秩序的重建B.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精神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3-06-28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6战争与文化交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70年代前,西欧社会主义和俄国社会主义就其基本精神而言是彼此隔绝的,西欧社会主义要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工人阶级数量、质量上的足够准备为前提;俄国社会主义追求一个植根于村社传统的,不应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前提,避免资本主义的侵害来实现社会主义。两者的分歧在于(  )
A.无产阶级政党的引导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C.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异D.东西欧文化思想的隔绝
2023-06-26更新 | 19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6战争与文化交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人们往往把18901918年的德国称为“威廉时代”,因为这个时代贯彻一种“威廉主义”的方针政策。威廉二世执掌国政后不久便开始执行一条“新路线”,即“世界政策”。“世界政策”的主要点就是殖民主义和海军主义政策。威廉二世得意地解释他的“世界政策”就是向海外扩展殖民地,掌握制海权,争霸世界:“德国的未来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权)掌握在我们手中”。德国从“大陆政策”转变为“世界政策”的背景,是由于德国工业的起飞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矛头主要指向北非、亚洲(中国)、巴尔干和土耳其。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皇威廉二世积极推行“世界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推行“世界政策”的影响。
2023-06-21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6 . 1920年至1930年,美国已婚妇女参加工作的人数由190万增至310万人,并且出现了生育率下降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美国(     
A.真正实现了人权平等B.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C.国家工业的蓬勃发展D.科技进步改善了生活
2023-06-20更新 | 31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开始,1943年2月结束,历时200天,最后德军惨败,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1.2万门大炮、3000架飞机。苏德战争进入苏军战略反攻阶段。这表明了(     
A.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伟大力量B.德国发动侵略必定失败
C.苏联军事力量成长超越了敌国D.斯大林模式的伟大胜利
2023-06-20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8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
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2023-06-14更新 | 4573次组卷 | 3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0年,法国元帅福煦曾说:“飞机只是玩具,没有什么军事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飞机分配到的任务仅有目视侦察一项,之后开始尝试空中照相。由于战争需要,飞机逐步应用于空战,驾驶员用枪支互击,用手投掷炸弹。1915年,德国出现配置机枪的战斗机,交战国开始争夺制空权。1916年,德国运用“空中马戏团”的方式组成特殊的作战中队,并于1917年最先制成全金属军用飞机,使空军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1918年,协约国和美国发起总反攻时,拥有飞机8000多架,而德国有3300余架,协约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情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飞机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影响。
2023-06-09更新 | 5023次组卷 | 21卷引用:选必2第5讲交通与社会变迁(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10 . 1908年一位德国军官曾说:“每每想到世界上存在一个强国能够消灭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从而将任何可疑的国家都赶出海上,就让人心生不安……只有当我们的舰队足够强大,能够阻止任何封锁,到那时我们才能自由地呼吸,才能说我们的海上力量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该言论 (     
A.体现了美国经济的崛起威胁到德国B.直接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D.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深刻矛盾
2023-06-03更新 | 522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突破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