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5000多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中华民族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千年古训,拒斥“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不搞侵略扩张和殖民主义,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平交往,和谐相处,留下许多友好交往,促进文明传播的佳话。

——焦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材料二:(中国)犹未能遂其发展之自由者,则苦于国际障碍之多也。……案(美国)威尔逊总统十四要点所含公道、平等、尊重主权诸原则,业经联盟及共事诸国共同承认,今和平会议方欲借此为基础,而建设新世界。……中国代表爰提出说帖,罗列诸问题,冀依主权国所不可少之土地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由诸原则,而加以纠正。……下分舍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警察、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权等七项。

——《中国希望条件说帖》(1919年·巴黎和会)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促进文明传播”的史实依据。
(2)“弱国无外交”是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所得出的惨痛教训。请根据材料二和相关史实,分析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诉求有何特点,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与世界交往方式发生变化的国内、国际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第三世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民族独立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集合体,处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占据着相同的结构性位置,这在一方面决定了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经济发展是它们的核心任务,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着共同的政治主题。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政治主题经历了从政权建设向民主转型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自由民主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的效果甚为不佳,不仅没能恢复政治秩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性,而且难以调和政治冲突以及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打击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社会基础。

——摘编自汪仕凯《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题转换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第三世界政治主题转换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3 . 看似不起眼的罐头,见证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罐头食品发展大事记

1809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札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9世纪30年代欧洲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9世纪50年代铁路的大量建成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材料二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宣传海报海报解读

①《日本说:“感谢你扔掉的罐头。”》
日本士兵被描绘成贼眉鼠眼,露出狡诈的笑容,塑造了日本兵的丑恶嘴脸。(1943年)

②《保存你的罐头,帮助传输弹药》
美国妇女将手.上回收的废旧罐头变成子弹,协助士兵用它来扫射敌机。(1943年)

③《在战争工作中也需要你!》
工人面带微笑,手上正在忙着加工番茄罐头的流水线工作。(1945年)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罐头食品用途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请你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则海报,提取一个信息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021-09-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初高中衔接学习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93日,英、法对德宣战。95日,罗斯福宣布实施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输出军火武器。随后,在美国倡议下,拉美21个国家划定加拿大以南大西洋沿岸周围3001000英里的区域为中立区。不过,罗斯福深知,美国和西半球的安全不能仅靠这种安全区,更有赖于英法两国的继续存在。面对国内孤立主义者掀起的全国性反对修改中立法的攻势,罗斯福争取到部分共和党人的合作,1027日和112日,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批准修改中立法,撤销武器军火禁运条款,实行现购自运原则。当时英法的购买能力和运输能力强于德国,这一政策对英法有利。但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为中国无力自运。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美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修改中立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影响。
2021-04-29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专用-卷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