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它在苏联设问实行曾经创造了非凡的成就,见证了苏联的强大,但是也被后人诟病,这里的它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自由主义政策
2 . 苏联在实施某一政策后,出现了一下状况: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商业也活跃起来了,商店、面包房和咖啡厅也都开张 了。这一政策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
3 . 1921年,苏维埃政府在讨论粮食税税额标准时,把“根据农户收获量、人口和牲口数量,从农户产品中按百分比扣除”的预定方案修改成“根据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确定”。苏维埃政府此举意在
A.平衡农民贫富不均的矛盾B.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为苏联工业化建设作准备D.追求粮食亩产量的最大化
2021-05-0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33年,斯大林在总结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经验时说:“规定极严格节省的办法,积蓄为资助我国工业化所必需的经费,这就是我们为达到建立重工业和实现五年计划目的所应走的道路。”这一经验
A.建立在对农民的剥削之上B.对中国的建设实践有所启示
C.迫于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D.彻底解决了苏联的资金困境
2021-04-16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谈到:“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A.民众渴望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危机
C.阶级敌人仇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部分知识分子对新经济政策不满
6 . 1929年苏联与美国福特公司签下价值约1300万美元的合同,其中包括了苏联汽车工业中最重要的高尔基厂的建设援助与技术转移;1932年,苏联与美国杜邦公司达成价值高达2700万美元的协议,双方约定杜邦将为苏联建设一座年产35万吨的硝酸工厂,并为苏联培养技术专员。这表明苏联
A.放弃了与美国的意识形态对抗B.国力发展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
C.经济重心转向推动农业发展D.工业化建设抓住了良好发展机遇
2021-04-07更新 | 328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俄国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97次,1914年发生1046次。工人的反抗斗争更是风起云涌,1910年经济罢工有214次,政治罢工8次,1914年经济罢工迅速上升到1370次,政治罢工1034次,参加者近十万之众。由此可知,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
A.人民渴望和平B.经济基础薄弱C.阶级矛盾尖锐D.民族矛盾激化
8 . 如图是美国漫画家摩尔丁描绘苏联经济发展的作品。图中抱着孩子的农妇一面拉着犁一面抱怨生活的痛苦,而她的丈夫一手扶犁,一手指着坦克车队说∶"可是我们能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呀!"该作品
A.表达了对美苏"冷战"的担忧B.揭示了苏联妇女地位的低微
C.肯定了苏联军事工业的成就D.嘲讽了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
9 . 苏联的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展现出来,已没有人能把社会主义斥之为不现实的空想。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的思想开始受到称赞。苏联的存在更加能使工人免受资本主义动荡的影响。苏联取得的成就反映了
A.“计划经济”避免经济危机B.东欧各国建成社会主义
C.依靠本国的力量实现现代化D.苏联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2020-10-29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他81岁时进入中国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时期。
C.苏俄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俄实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2020-10-01更新 | 19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