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19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努松《重商主义经济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经济主张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项目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欧洲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13﹣1937年俄国/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率的示意图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中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阶段”的原因。
2018-09-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是
A.“不劳动者不得食”
B.“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3 . 斯大林模式从形式上看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际上它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片面追求公有制,政治上忽视民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一致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反面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斯大林模式阻碍了苏联的现代化建设
D.斯大林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及较多的品种。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
5 . 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2018-07-05更新 | 200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有研究者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神经中枢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它试图确定每年生产何种产品、生产多少,并为大约350000家企业设立长期目标。……有一年,由于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疏忽,整个苏联没有生产一把牙刷。这表明苏联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忽视消费品生产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7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下列对于让他产生“幸福感”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建立起集体农庄,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进化
B.取消义务交售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实行实物配给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允许私有制存在,使国家完成经济恢复工作
8 . 1921年,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一“途径”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计划经济的推行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掀起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10 . 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