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1922年5月,苏维埃政权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为三年。法令还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该法令
A.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B.为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恢复
2019-09-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20世纪50、60年代,苏联农场3800万农业工人生产的农产品,大约相当于美国400万农业工人所生产的80%。造成这一悬殊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
A.苏联气候比美国恶劣
B.苏联工农业政策挫伤农民积极性
C.苏联尚未实现工业化
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脱离了实际
2019-09-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在1928年至1952年的24年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上全盘集体化
D.新经济政策
4 . 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实行工业化政策
2019-08-19更新 | 11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滦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做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
2019-08-09更新 | 130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B.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C.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D.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7 . 列宁在多次广泛调研之后,发现俄国“无产阶级不但是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为此,他推动政府
A.固定粮食税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B.实行农产品的国家收购制
C.先农业后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928—1932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
时间类别1928年1932年
生铁(百万吨)3.36.4
煤(百万吨)35.564.4
石油(百万吨)11.621.4
电(十亿度)513.5
棉布(百万米)26782694
毛织品(百万米)86.888.7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C.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D.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 .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你认为属于“退却年代”苏俄(联)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恢复私人小企业
C.实行单一公有制
D.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10 . 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这说明
A.世界经济大危机已波及苏联
B.苏联的经济状况出现下滑
C.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民生活
D.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