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9 道试题
1 . 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提出了对劳动者进行简单生产管理教育并立即实现人民自治的政策。到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着重对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大力开展经济建设逐步实现群众自治。这一转变有利于(     
A.对社会改造的新探索B.推动苏俄工农联盟的形成
C.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D.实现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2 . 苏联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少,但近1/3的科研课题毫无使用价值,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有40%则因种种原因而被长期搁置。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这说明苏联科研体制(       
A.缺乏创新机制和推动力B.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
C.与国外的合作交流密切D.在重工业方面具有优势
2022-07-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列宁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他甚至认为,合作社和国家资本主义“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恢复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了农业集体化C.取消商品货币贸易D.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4 . 苏联(俄)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联(俄)正在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
5 . 下表是苏俄(联)在1913年至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曲线。据此可以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B.部分恢复资本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C.斯大林模式发挥出计划经济的强大优势D.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2022-07-09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官的信号。从发展模式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A.打败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D.给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案例
2022-07-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对传统理论和体制发出了严峻挑战,建立起了受国家政权领导但又为国家服务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并且为小生产者的存在正名:农业上,每一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多打粮就能多得粮食,因此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在这一政策下,农民可以把多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去出卖,这就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为商品的流转、商品经济的恢复和活跃创造了条件。此外,这一政策还改变了内战后期产品的免贵分配,允许商品买卖合并实行按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付酬。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斯大林往往打着列宁旗号,大量地引证列宁的话,实际上斯大林与列宁的联系是非本质的。斯大林主义是背离列宁的思想的。在军事共产主义结束后,列宁强调把全国视为一个合作社,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长期的,并且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过渡形式,而斯大林对苏联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消息报》评论员鲍文认为,需要彻底改革的斯大林模式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过程中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这也对此后的领导人产生影响。

——摘编自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材料三   关于苏联的部分观点

人物观点
美国前总统布什苏联发生的事情(苏联解体)是我们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
一些西方学者极权主义这一管理体制最终必然走向可悲结局。
吴雄丞戈尔巴乔夫推行了一条“拆除社会主义大厦”的路线。

——摘编自林志彬《苏联剧变原因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8 . 苏联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在当时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强烈抵制,他们认为这种政策是“对十月的背叛”,是一种“退却”,在经济上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改良主义政策只能削弱无产阶级的意志”。这一政策(     
A.清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与矛盾B.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C.动摇了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了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经济
9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的农业改革
10 .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B.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C.细化了新经济政策的措施D.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