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形势的逐渐恶化和生活必需品的日益缺乏,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诸多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与此同时,占苏俄总人口80%的农民,也因新的经济困难逐渐失去了对扩大生产的兴趣。为此苏维埃政府(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C.掀起了农业集体化运动D.开展了“一五”计划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当初是赞同新经济政策的,在列宁逝世后还为坚持新经济政策进行过斗争,但1927年底至1928年初发生的粮食收购危机使其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发生了转向。斯大林认为这次危机是由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太慢,社会主义积累太少造成的。因此,他提出,绝对不可以减缓工业的发展速度,并迅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以保证国家所需的足够的商品粮。1929年底又公开宣布废除新经济政策,在全国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全线进攻”,高速实行“消灭阶级,建成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建立起以高度集中为特征的管理体制,即苏联模式。

——摘编自徐学庆《苏联模式探析》

材料二   苏联模式有着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的作风,党和国家最高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人,民主监督机制几乎处于摆设。它还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市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用政治上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斯大林执政期间,十分重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学习,认为马列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的科学,就像是指南针和启明星一样。当时苏联人民在思想上呈现出极大的同一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思想搞得太死、太单纯、太封闭等许多严重问题。

——摘编自彭婉萱《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苏联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模式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图是1937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苏联展馆的双人雕塑《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该作品(       
A.反映苏联女性地位得到普遍提高B.建构起官方政治理念的艺术符号
C.体现新经济政策实施时的精神面貌D.重现农业集体化时农民的劳动热情
4 . 1921年,俄共(布)通过决议,规定租让给资本家经营的企业,承租人必须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必须从国外招聘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1927~1928年,苏联通过租让方式引进的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价值达1700万卢布。这说明当时苏俄(联)(       
A.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承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势
C.努力缓和同西方国家的矛盾D.致力于推动生产方式现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统计,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二年,苏维埃粮食产量比1921年几乎增加了9亿普特,工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都有很大提高,这说明当时苏俄(     
A.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经济政策调整有其合理性
C.清除了余粮收集制的残余D.农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4到1925年间,苏联政府出台了对小业主加以限制的若干措施。1927年,又推出了旨在限制富农的政策。这些举措(     
A.消除了农业集体化的社会阻力B.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伐
C.开启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历程D.违背了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精神
8 . 下表为1913—1926年俄国农业指数变化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年份农业指数(%)
1913100
1921—192254.4
1922—192373.6
1925—1926101.3

A.集体化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B.工业化运动助推农持续发展
C.分配政策调整有助于经济恢复D.计划经济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
2023-04-23更新 | 3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大部分被苏联购买;当时位于乌拉尔地区的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大型钢铁厂由美国麦基公司以美国最先进的钢铁企业为蓝本设计的,并有大批美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其建设。这反映了当时(     
A.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经济实力增强外汇储备量充足
C.国际形势客观助推苏联工业化建设D.在美国帮助下苏联工业化得以实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以《18世纪的欧洲——扩张的时代》为题,研究欧洲百年的整体特征,试图从全局的视角理解社会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录如下:

18世纪的欧洲——扩张的时代
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高潮的来临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扩展
四、海外殖民扩张:英法殖民活动

根据材料,简述本小组的研究思路。请参照上述研究思路,任选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世纪,另拟标题,设计目录,并简要阐释设计理由。(要求:标题明确,设计合理,阐释充分,逻辑严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