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923年秋天,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国营工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大量积压在仓库里,致使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为此,苏维埃政府决定降低日用必需品的价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整顿工人工资的发放,改善商业工作,这说明当时苏维埃政府
A.注重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B.果断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某些做法D.放弃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021-10-18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从国情出发,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美国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实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由于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材料一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概括消除这一障碍的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萧条”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罗斯福进行的“试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业改革的原因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2021-10-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农业集体化带来了粮食危机
4 . 列宁提出∶“让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起来吧.让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吧,这对于苏维埃政权并不可怕;苏维埃政权应该正视现实,直言不讳,但它必须对此加以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最大的退却。”这一退却
A.缘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D.为苏联模式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许多人死于饥饿。粮食、原料和能源的短缺,使得大批工厂无法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无产阶级队伍涣散。为解决这些困难,苏维埃政府采取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6 . “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这些内容出自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7 . 1917年, 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外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提纲“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并提出“俄国历史还没有晤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据此可知
A.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B.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
C.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革命理论D.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
2020-06-22更新 | 850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8 .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一举可以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消灭市场关系”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D.赫鲁晓夫改革
9 . 二月革命时期成立的苏维埃是“工兵代表苏维埃”,不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十月革命后,俄国各地成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1934年改称为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维埃名称的演变体现了
A.十月革命的胜利B.社会性质的变化
C.国家版图的扩大D.民主主体的发展
10 . 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提出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
A.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现政府B.找到了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C.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D.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