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列宁针对当时的形势发表演讲“普通工人起来克服极大的困难,奋不顾身地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设法保护每一普特粮食、煤、铁及其他产品,这些产品不归劳动者本人及其近亲所有,而归他们的远亲即归全社会所有。”演讲发生在(     
A.一战期间B.十月革命期间
C.国内战争时期D.大规模工业化之后
2022-07-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6年,列宁格勒一半以上的居民参与到房屋的租赁和买卖中去。没有单独房间或住宅可供租赁的住户,往往将自己的住处用柜子、窗帘、屏风等隔成些角落出租。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租让制政策得到民众普遍认同B.农业集体化导致城市人口激增
C.社会生活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D.人民为实现工业化做出了奉献
2022-07-13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联的某项经济举措改变了苏联农村的所有制结构,被斯大林认为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必要举措。这一举措(     
A.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B.满足战争的特殊需要
C.损害苏联农民的利益D.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2022-07-07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大体形成和正在形成三种典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模式特点不足
弱政府职能模式自由放任忽视和放任了“市场失灵”。将政府活动限制于主持社会正义和建设管理某些公共设施的狭小范围内
强政府职能模式国家干预无法控制和解决“政府失灵”。正如市场本身有缺陷而导致市场失灵一样,政府有缺陷且也会导致“政府失灵”
中政府职能模式第三条   道路(“中间路线”)政府对市场干预的适度性没有明确可行的规定,难以把握政府干预的“度”

——摘编自王春香《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模式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中的“政府职能模式”蕴含着诸多启示,请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5 . 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这表明当时苏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C.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D.农村经济十分衰败和凋敝
2022-07-06更新 | 4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在粮食和农业领域的国有化中,余粮征集制的实质就是一场对“富农”的斗争,一种广义上的对俄国农村农民的战争。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它涉及人们的信仰、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和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了不砸烂旧传统、旧文化,就不能建设新传统、新文化,不砸烂旧基础,就无法建设新的高楼大厦的思想和行动。

——摘编自闻一著《俄罗斯通史》

材料二   在斯大林的发展思路中,五年计划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贯彻其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意图。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上形成了非市场取向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操作工具、以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要形式,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如果说,这种被简称为“计划经济”的特殊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段和一定条件下也能取得某些突出的成就,那么,这种体制模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时期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的共同作用。
2022-07-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0年,苏俄共产党H·H·科尔恰什金给中央的信中提到,“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俄,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只有"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融洽了,主要在乌克兰进行的内战才能结束"。为“融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苏俄(       
A.将农民所有余粮重新分配B.允许外国人在国内办企业
C.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走上了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8 . 苏联的托洛茨基指出,由于商品买卖的恢复,“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增长和发展的时代开始了,而且这只野兽正在大步跃进,因此谁能知道我们是否会被迫用一切力量去反对私人资本主义势力的离心倾向,捍卫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呢?”这说明托洛茨基
A.对社会主义理论存在教条化认识B.主张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强调恢复经济以稳定苏维埃政权D.意在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022-06-27更新 | 1628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政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副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是如何实践凯恩斯主义理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其有何影响?
10 . 1925年,苏联农业播种面积已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与一战前5年的年平均产量相比有所提高,1925-1926年的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的112%,其中农业产值增加7%,畜牧业产值增加21%。这些数据反映了苏联
A.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受到极大阻碍D.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