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29,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农业调整署、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指的是什么?该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的两次重大举措。
2021-07-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文科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9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苏联成为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美国国内约有30万工人在为完成苏联订货而工作。对上述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
A.源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B.经济危机使美国调整对苏政策
C.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延续D.苏联主要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2021-07-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俄国学者说:“军事上的胜利使我们陶醉了。事业进行得如此之快,以致当时我们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取得胜利之前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共产主义ー离我们已近在咫尺了。”这说明俄国当时正在进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工业化
4 . 1925年,苏联农业播种面积已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与一战前5年的年平均产量相比有所提高, 1925~ 1926年的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的112% ,其中农业产值增加7%,畜牧业产值增加21%。这些数据反映了苏联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粮食收购危机得到解决
C.农业全面集体化所遭遇的阻碍D.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成果
5 . 1925年,斯大林在分析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方式后指出,苏联要走的道路与之不同。苏联采取的是
A.依靠自己内部力量积累B.平等前提下向外国借款
C.加强对从属殖民地掠夺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6 . 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提出实行大中小企业的国有化,主张消灭资本主义。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让列宁意识到在一定程度上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说明列宁的策略是
A.继承传统,砥砺前行B.实事求是,以退为进
C.全面学习,充分利用D.彻底否定,另辟蹊径
7 . 1922年,列宁在回顾1918--1920年这个时期时说:“无疑地,我们过去干了而将来还会干出许多蠢事来”,以致“农民普遍地反对我们”。这里的“套事”是指
A.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提早进行了国家工业化建设D.推行了农业集体化
8 . 1929年,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设时“机器直接来自美国,但是没有经验的工人(从农民中招来的工人)把他们毁了一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民众仇视西方资本主义B.工业化建设进程缓慢
C.工业技术人才极度缺乏D.农民反对工业化建设
9 . 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农业集体化带来了粮食危机
10 . 如图是苏联艺术家克鲁特西斯于1931年创作的宣传海报《实现我们的计划》,这幅宣传海报意在表达
A.苏联计划经济下优先发展重工业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提升了苏联国力
C.苏联能够克服世界经济大危机D.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业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