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苏联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在当时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强烈抵制,他们认为这种政策是“对十月的背叛”,是一种“退却”,在经济上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改良主义政策只能削弱无产阶级的意志”。这一政策(     
A.清除了工农之间的分歧与矛盾B.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C.动摇了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D.利用了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经济
2 . 苏联历史学家克洛夫斯基在1922年回忆说:“当时我们觉得,既然在战场上我们干得这样好,那么在国民教育和经济建设中同样可以取得成功,我们当时被速度陶醉了,认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共产主义。”材料描述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2021-06-27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列宁曾在《论合作社》中指出:“幻想出种种工人联合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是一回事;学会实际建设这个社会主义,能让所有小农都参加这项建设,则是另一回事。我们现在达到的就是这级台阶。”“现在”指的是
A.农业集体化时期B.国内战争初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D.十月革命时期
4 . 十月革命前,列宁认为商品货币关系就是资本主义。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他指出,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这说明
A.列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B.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矛盾D.苏俄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产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2019-01-30更新 | 973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6 . “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 的是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人民生活
D.环境保护
7 .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2018-04-12更新 | 908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改革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7年,苏联农村爆发了粮食收购危机,国家采取从富农手中强行征购粮食的非常措施,为了应对粮食收购危机,防止整套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化战略破产。苏联实施了
A.固定粮食税
B.余粮收集制
C.指导性计划
D.农业集体化
10 . 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                 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