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2年5月22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土地劳动适用法》首次明确规定,准予土地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劳动农户中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这一法令(     
A.贯彻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要求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促使苏联经济进入了市场轨道D.保证了国内外战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9年,斯大林在一次演讲中满怀憧憬地说:“我们的国家正变成金属的国家,汽车化的国家,拖拉机化的国家…… ”他所憧憬的是(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D.工业化建设的顺利完成
3 . 1927—1940年,苏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20%,棉花合同订购价提高了2.75倍,而农民购买工业品价格却提高了5.5倍。这表明苏联(     
A.新经济政策推动粮食产量增长B.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举步维艰
C.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贸易取消D.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得以实施
4 .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B.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2021-10-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在苏联历史上,“斯大林模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斯大林模式”挽救了当时危机四伏的苏联。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斯大林模式”
A.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B.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
C.促使苏联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D.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6 . 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工业化建设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苏联模式”,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这反映苏联模式和罗斯福新政都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发挥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D.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
7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外贸手段直接从西方市场上购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技术,1929年,仅美国向苏联出售机器设备的商号就有一千多家。1931年,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这说明苏联
A.完全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C.抓住国际机遇加快工业化建设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8 .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020-04-04更新 | 345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020-02-10更新 | 288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次知识革命,主要依赖于人的知识创造,超越了有型的物质资源。美国通过知识开发和利用,一系列脱离传统工业制造范畴的高新技术和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加快了创造财富和资源的速度。苏联守着传统的工农业,和美国创造财富速度相比,犹如老牛拉慢车。材料说明了
A.经济结构的落后制约了苏联国力的提升
B.苏联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
C.教育的落后是苏联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历史必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