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674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02次组卷 | 15卷引用:周年热点13 列宁逝世10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023·辽宁葫芦岛·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苏联时期建设的部分大型工程。这些大型工程能得以兴建,主要是因为(     

序号

时间

工程

地位

1

1931-1933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

2

1929-1935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城钢铁城市

3

1961沙皇邦巴世界上最大的氢弹

4

1970年开始科拉超深钻孔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5

1986YAMAL号破冰船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
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C.应对美国冷战的需要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2023-05-23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重难点14 社会主义道路的兴起与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俄罗斯的国力空前壮大,它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雄踞欧亚大陆。沙皇俄国虽善于开疆拓土,却不擅长在西方扩张其文化影响力,西方仍对俄罗斯保持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他们讥讽俄罗斯“有着北极熊式的憨厚和野蛮”,即使满怀善意,也可能会让人室息在它的“熊抱”中。拿破仑战争之后,俄国一度成为神圣同盟的领袖、欧洲的主宰,但在19世纪欧洲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形象却并不被西方看好。

——摘编自许华《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

材料二   一战期间,英法反对俄国单独与德国停战、和谈。它们主导的巴黎和会不仅把苏俄排除在外,而且成为策划反苏的大本营。英法积极地对苏俄实行武装干涉,但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美本是中立国,由于十月革命,美国对苏俄态度急剧恶化,双方走向敌对。美国国务师兰辛说:归根到底,布尔什维主义对于美国安全的威胁比德国更大,因为它既否定民族性又否定财产权,并以革命威胁美国。”

——摘编自李兴《论十月革命与世界体系问题》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梦,而被认为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从苏联回国后发表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

——摘编自孙力周《苏联曾是经济萧条中的大赢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俄罗斯印象”的理解。
2023-05-21更新 | 43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2023·海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75月,英国宣布同苏联断绝外交关系,英、法、德、意等国再次形成反苏、反共统一战线。当年夏粮丰收后,在即将备战的传言下农民开始争相屯粮、惜粮不售,苏联为备战决定建立战时粮食储备机制并大幅增加粮食收购量,政府和民间对粮食的竞争性需求导致粮价迅速上涨,并于几个月后爆发粮食收购危机。对于这个危机苏共高层始料未及,192712月之前国家仅征收到240万吨粮食,仅为计划征收粮食数量458万吨的52%1928年年初,斯大林在考察西伯利亚后认为,在1927年粮食丰收的情况下,余粮征收任务却未能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富农在实行“面包革命”,不按规定价格卖粮食给国家,国家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即根据苏联刑法第107条规定,强制剥夺拒绝按国家规定价格把余粮卖给国家的“富农和投机者”的全部粮食并将他们处以有期徒刑。

——摘编自闫远凤《从粮食危机反思苏联农业政策》

材料二由于环境恶劣以及敌人的破坏,冀鲁豫边区粮食损失严重。仅范县抗战时期就一共损失了粮食约2.8亿公斤。粮食短缺,不利于持久抗战。因此,党和边区政府发出了“要确保战时农产品自给”的号召,区内陆续开展了农业生产建设运动。从垦殖荒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科学种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等方面提高粮食自给能力建设。抗战时期,边区各种农业生产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还不成熟,且冀鲁豫边区经常遭受各种灾害,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性极大。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活动有序开展,冀鲁豫边区政府积极着手完善生产建设制度。具体措施包括提供危机粮贷、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两个方面。

——摘编自刘长林、吴明怪《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应对粮食危机措施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和中共冀鲁豫根据地粮食危机形成原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应对粮食危机的成功经验。
2023-05-21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海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月革命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认为俄国目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机关刊物《真理报》复刊后第一期上的文章也说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实行民主共和制”。这反映出当时俄国(       
A.布尔什维克对革命形势认识不清B.临时政府对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妥协
C.社会矛盾变化影响革命目标确立D.革命形势的发展受到了一战制约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内铺天盖地的敌人袭来,而这些敌人既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右翼(孟什维克),有主张建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乌克兰社会革命党,有保皇党复辟派,也有外来的干涉军。这反映了(     
A.帝俄时期的尖锐矛盾B.统一战线有必要建立
C.民族自决的影响深远D.社会转型的困难重重
2023-05-17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周年热点13 列宁逝世10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2-23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8-1941年,苏联在治金、机械制造、机器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仪器仪表等工业部门中新建了近9000个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这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都极为罕见。苏联在短短十几年里完成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据材料可推知(     
A.苏联模式制度具有一定优越性B.苏联模式完全摒弃了市场经济体制
C.西方经济大萧条决定苏联经济发展D.苏联注重农轻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2023-05-17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2-23高一下·浙江杭州·期中
名校
9 . 列宁在一次演讲中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对该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材料中“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蕴含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C.这个“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沙皇政权D.在十月革命中出现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22-23高一下·浙江·期中
10 . 下列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文献摘录,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③“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④“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A.③④①②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③①
2023-05-12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中测试卷 02(期中好题重组卷)【测试范围:纲要下第1—11课】 (北京专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