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巴黎、伦敦、纽约、鲁尔的银行家和工厂主丧失了他们在俄国的工厂、投资,失去了俄国这个大市场。这引起了相关国家的不满,法国克里孟梭在议会里鼓吹“要在布尔什维主义周围装上铁幕,以防止它破坏文明的欧洲”。19183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该事件“在协约国的军事策划者看来,正当德军在西线发起最后一次强大攻势的时候,在东线对德国的一切军事抵抗却发生全面的崩溃,则无异是一场灾难。”

19183月至11月,协约国军队先后在苏俄北方和南方港口登陆,直接进行武装干涉。12月,英国海军进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威胁到彼得格勒的安全。在苏俄红军的英勇抵抗下,1920年初,协约国第一次武装干涉遭到失败。协约国还利用苏俄国内反动势力和周边小国,发动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武装进攻,也终归失败。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意义。
2023-06-21更新 | 98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2023·海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二战结束前,苏联的对外经济关系以1931年为界可分为两阶段,苏联在第一阶段以比较积极的态度参与世界经济,在第二阶段开始收缩对外经济关系的规模,努力要实现“一国建成社会主义”。1931年后,由于斯大林把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看成解决经济困难的一种暂时手段的错误认识,苏联的对外经济联系规模开始收缩,形式也逐渐单一化。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苏联同许多国家的经济联系,经济联系的形式主要是由同盟国按租借法案提供的军事援助,对外贸易的规模进一步缩小。

——摘编自张俺元、卢志渊《论1918~1945年间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材料二   从2014年3月以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经济制裁,制裁领域包括能源、金融、军事、工业等俄罗斯经济的主要方面。外部制裁加上国际能源价格的低位走势使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能源方面,俄罗斯能源产能与国际地位将被进一步削弱。金融方面,2014年,卢布贬值超过了50%,俄罗斯外资流失预计高达1000亿美元,俄罗斯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有所增加。农业方面,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必然提高其国内消费成本和食品行业的价格。对欧盟而言,尽管相互制裁有利于平衡欧俄贸易结构,但也加大了欧洲经济复苏的难度,欧盟在此次制裁与反制裁中可能会损失400亿~ 500亿欧元,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士认识到俄罗斯的衰落对欧洲是危险的。

——摘编自吴鑫凯《俄罗斯经济危机与俄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1年前后苏联的对外经济关系不同阶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影响。
2023-06-2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9 世界文明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3 . 面对危机,调整农业政策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苏俄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项,只及1913年的86%。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连面包、肥皂等最基本的物品都十分缺乏。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频繁发生。俄共(布)十大后,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4月政府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中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危机催生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广大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存危机倒逼中国农民发动改革。……著名的“大包干”责任制形式就是由安徽农民群众创造和示范,然后推广到全国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和尊重基层群众改革举动和创造性实践。……1977年6月中央调整了执行极“左”路线的安徽省委领导班子。新领导班子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基层和群众调查研究,很快制定了《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提出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生产队可以实行定任务、定质量、定工分的责任制。……其后他们在实践中探索突破人民公社体制的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改变农民集体劳动监督难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造成的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摘编自詹宏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起步、理论蕴含和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农业政策调整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特点及影响。
2023-06-19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2 20世纪以来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2023·陕西咸阳·三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从党的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正确地汲取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曾多次论及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他主张:要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要使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适当的发展,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950年春夏之际,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接管外国企业的同时开始合理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到1952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1944年,成立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组织。1945年,规定法国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移交给国家,对金融行业也实施了国有化。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企业的股权已经超过了一半,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比重高迭90%,在金融领域的比重接近50%。“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

——摘编自唐逸如《国际金融报》(20150824日第22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并概括法国的调整与苏俄、中国有何不同。
2023-06-17更新 | 229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5 比较异同类非选择题(含答题模板)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2-23高一下·山东济宁·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     
A.调整农民与国家的关系B.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
C.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D.适当地引入外国资本
2023-06-06更新 | 16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现代世界史》曾描述某一时期的俄国,“斗争的一方是农场主,他们害怕失掉的正是口粮和财产;另一方是城市人民,他们经常受到挨饿的农业工人的支持,因为农业工人已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于是,许多农民,特别是大农场主纷纷集合到那些反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首领的周围。"导致这些“斗争”出现的这一政策(     
A.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B.为集中有限力量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C.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D.使俄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7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使中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进一步的怀疑……与五四爱国运动同时,德国、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响应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西欧、北美、日本批起了工人罢工的怒潮,亚洲各图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人民深深感到这些斗争与中国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迅速引起了中国多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进一步重视。与“五四”前只有李大钊等极少数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同,在“五四”后,迅速形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人开始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初步运用它探索中国社会根本改造的方向和道路。

——摘编自张德旺《新编五四运动史》等

材料二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出了完整的建党理论。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且要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列宁从俄国革命实际出发,将工农联盟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为共产国际帮助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革命和开展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共产党具体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强大思想动力。

——摘编自徐作辉《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两例史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表现。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进程中积累的经验。
2023-06-01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湖南长沙·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左右摇摆,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打击私人买卖活动,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一现象反映出(     
A.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对农业的控制B.新经济政策与工业化方针的冲突
C.经济危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
2023·山东聊城·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     
A.国内外形势的变化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2023-06-01更新 | 441次组卷 | 7卷引用:重难点14 社会主义道路的兴起与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10 . 如图为苏俄国家瓷器厂于1921年绘制的“俄国革命瓷盘”,用于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瓷盘正面绘有红色工厂和手拿锤子的工人图案,但是瓷盘背面同时绘有沙皇尼古拉二世标志与苏俄的镰刀锤子标志。因为保有尼古拉二世标志能让瓷盘在国外卖出更高价格,缓和外汇紧张的情势。由此可知,新生苏维埃政权(     

   

A.采取新经济政策并取得初步成果B.在帝国历史与现实政治之间妥协
C.注重提高艺术品的意识形态价值D.经济实力增强但外汇储备量不足
2023-05-29更新 | 65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前预测历史试题(广东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