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经济(     
组织名称                 时间1980年1990年2000年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5.7%6.3%4.8%
中非共同体1.4%1.4%0.9%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9.6%8.0%9.6%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0.4%3.1%11.9%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0.3%2.9%2.2%
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B.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
2022-10-27更新 | 3858次组卷 | 31卷引用:纲要下第2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2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在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我们将积极地推行和平共处政策,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作为一个工业国的需要与可能都要求我们执行一条更加积极的欧洲政策,其目的是发展互利关系,保障欧洲大陆的集体安全。”这反映出捷共(     
A.主张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结成同盟B.力图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C.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D.试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2022-10-15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与发展-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022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1年,毛泽东等一批中国革命志士和流亡中国的朝鲜独立运动者建立“中韩互助社”;摩洛哥里夫人民的独立斗争受到中国人的颂扬,里夫共和国领导人克里姆则提出“让我们同东方国家(中国)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决胜的打击”。这说明亚非人民(     
A.意图粉碎旧的世界殖民体系B.掀起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浪潮
C.在反帝斗争中同呼吸共患难D.猛烈冲击国际帝国主义势力
2022-10-15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9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在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受到普遍承认,莫洛托夫提出的“条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的口号,被各国革命人民看作是不容怀疑的真理。这一“真理”(     
A.成为东欧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
B.符合新中国制定的“一五”计划的特点
C.影响了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建设
D.是苏联处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
2022-10-08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8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5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成就取得原因努力探索适合____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
2022-10-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3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新加坡模式的崛起》

史料二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不会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需要新的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往往与污染等环境问题相关联。现今,我们应发展绿色工业,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可再生能源,用更少的资源产出更多的产品,这些是工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发展中国家模式的新探索》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有何新的探索?
2022-10-07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3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9年,新加坡规定:凡投资新兴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企业可免缴40%的企业所得税2—5年。“四小龙”还注意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率,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1962—1981年,韩国引进先进技术1973项,1986年又引进517项,1987年为637项。中国台湾规定华侨和外国人可用专门技术或专利同台湾进行技术合作,其报酬可结汇汇出。在50—60年代,“四小龙”大量发展了纺织、食品、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60—70年代,中国台湾、韩国先后发展了重化工业,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也越来越多出现,精密机械、汽车、钢材和造船等高技术工业迅速发展。70年代“四小龙”加速发展电子工业。

——摘编自《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自20世纪50年代始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六十年间,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轮产业转移浪潮,平均每20年间就完成一轮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轮产业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轮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轮产业转移。第一轮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欧洲传统产业逐步向日本转移。第二轮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亚洲四小龙转移。第三轮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和部分低技术型产业逐步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

——摘自曲建《中国制造业步入“走出去”阶段为境外经济特区发展带来机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历史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承接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原因。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面临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2022-10-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39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8 . 有学者指出:洞察过去70余年历史发展轨迹,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东亚“工业发展的雁型模式”、南亚印度“混合现代化”模式、拉美和西亚非洲国家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依赖发展型”模式以及“中国模式”。这表明发展中国家(     )
A.经济发展道路多元B.重视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权益
C.经济建设依赖欧美国家D.进一步加速各国之间的合作
9 . 某一西方学者曾经说过: “大战降低兴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百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在某些地区,则刺激了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的发展。”由此可知二战后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原因之一是(     )
A.亚非拉人民的觉醒B.帝国主义力量削弱
C.殖民者间矛盾激化D.亚非拉实力的增强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历史事件简表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194512月布雷顿森林协定宣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出“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
19478月以后,英国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1947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11日生效。
19484月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资金援助,帮助欧洲应对经济困难
19491月为解决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南斯拉夫着手寻找一条以“自治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年中、苏双方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苏联继续推行“五五"计划,同时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程度不等地展开了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56年波兰进行改革,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10-06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37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