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83-1984年英国税收、福利与家庭收入统计表(单位:英镑),据此可知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1313
其他津贴5030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A.儿童利益得到了绝对保障B.实际收入的变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C.国民保险消除了收入差距D.福利政策的调整实现了收入的平均分配
2 .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2020-07-03更新 | 1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分析1987年至1994年527所美国企业数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 179所大型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材料反映
A.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材料二 奥巴马认为,为了创建全面繁荣景象,美国不能失去其技术竞争力。为此,美国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部署新一代宽带;保护互联网的开放性;加倍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

——《美国科技政策简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如何面对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浪潮?
7 . 二战后,德国曾规定:一旦失业,失业者可无偿领取两年的失业保障金。于是有人在失业后无偿领取了失业保障金而不积极再就业,直到失业快满两年的时候再随意找个工作,以便再重新失业领取第二个两年的失业保障金。可见,这种福利保障体制
A.缓和了社会矛盾B.减轻了国家负担
C.影响了社会公平D.缩小了贫富差距
8 . 1999年2月15日的德国《明镜》周刊的一篇报道中说:“自工业时代开始以来,职工和所有者之间,从未像现在这样陌生。现代的金融市场正在使两个重要的生产因素一资本和劳动一彻底隔离”报道中所谈到的现象(        )
A.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B.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D.说明阶级矛盾己大为缓和
9 . 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的福利支出为20.74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8%;到80年代初时,福利支出685亿英镑,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6%。这种变化说明英国
A.国内各阶层贫富差距缩小B.失去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C.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增强D.国家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10 . 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保障劳动者的政治经济权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做法是
A.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B.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
C.主动抛弃了凯恩斯主义D.顺应”新经济”发展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