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至2001年间,利物浦人口规模从79.1万下降到43.9万。50年间,利物浦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导致年轻人与技术工人大量流失,老龄化率上升,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实施城市更新和复兴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二战后,英国政府采取了大面积清理贫民窟的做法进行城市更新,导致内城人口近一步外流,贫穷、失业加剧。二是197019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保守党执政后,采取了以房地产开发为导向的物质空间更新,私人投资刺激了城市的开发,但不能保证社区民众的根本利益,反而加剧了人口的外流。三是1990年代开始,城市更新理念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经济、就业、住房等综合视角开展城市复兴运动,引导政府、私人部门、社区民众共同参与,人口出现增长迹象。利物浦作为全球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城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利用这一优势,提出将自身打造成国际知名且充满活力的旅游地,制定了文化和场所相融合的战略。例如利用披头士乐队、利物浦等文化符号,开发旅游资源,通过保护建筑的多样性、保留历史特色以及保护街巷肌理等,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摘编自于帅《利物浦城市区域治理经验及对我国城市收缩地区的启示》

(1)根据材料,指出利物浦城市发展的困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物浦解决城市收缩问题的启示。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二战结束到1970年代中期,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都曾为谋求经济复兴而纷纷实施了各种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政策。在战后最初10年间,联邦德国安置了大约2000万滞留在联邦德国的战争难民和从东欧国家遣返的德意志裔人口。1955年之后,它先后与土耳其、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签订了引进合同劳工的协议。与联邦德国截然不同的是,英国通过吸引其前殖民地和租借地的移民来解决战后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入境移民中多数来自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些是技术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相对而言,法国的政策兼具了英、德两国政策的特点,它一方面与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签订了引进劳工的协议,另一方面又安置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北非国家的移民。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在严格限制体力劳工的同时,鼓励技术类劳工和移民的措施不断增强。

——摘编自梁茂信《二战后专业技术人才跨国迁移的趋势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欧国家移民政策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西欧国家移民政策制定的特点。
2024-04-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埃及将中指指尖到胳膊弯的距离定为一尺,即“肘尺”。罗马人将一尺定义为脚的长度。中古时期,欧洲的尺寸混乱,即使是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体系的度量衡。巨大的改革成本和民间使用惯性影响了度量衡的统一。法国大革命后,新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单位改革,长度单位米被科学家们定义为赤道到北极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为此,天文学家皮埃尔·梅尚和约瑟夫·德朗布尔从巴黎出发,分别到达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以测量这一段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当时法国处于革命浪潮中,两人常常要冒着被追捕的危险前进。1875年,在国际度量衡委员会上,17国政府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公认了这一米制定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长度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20世纪,人们开始用光波的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1983年,1米被定义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进的距离,沿用至今。

——摘编自李开周、孔羽《度量衡简史:世界的尺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米制单位演变过程中面临的阻力及启示。
2024-04-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认识、启示类非选择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福利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实行。

“福利国家”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业救济、养老金、病休金和儿童津贴等;二是提供诸如教育、医疗、托儿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其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由于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前提的,“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国家不堪负担巨额公共开支,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普遍存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政策在欧美广泛实行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九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革命,然后推动了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进而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这是科技革命(A)直接推动国际秩序(B)变迁的模式,即A-B模式;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类当前正经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无论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均势,还是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自由霸权秩序,都是国际秩序(B)直接推动科技革命(A)的发展模式,即B—A模式。总的来看,科学家的身份认同、国家能力和国际规则与规范在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中交织互动,是国际秩序变迁模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运用世界史的史实,对上述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上述一种或两种模式进行论证;也可对以上模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见解,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6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
2024-0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特点、特征类非选择题 (含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信息技术的初步繁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一新技术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领域。为了处理战争期间烦琐的信息,美国军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发新的电子系统,希望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在这中间,大量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在信息论、微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设备价格降低、运算能力上升等条件的具备,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部分烦琐的简单工作,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其他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

——摘编自王延峰《无界:智能革命与业态创新》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达到4.89亿,已接近5.38亿的互联网总用户数。在过去18个月中,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了近10倍,目前已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0.1%,其中我国的占比更高达17.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迅速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形式、营销推广方式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巨大变化。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个规模庞大、拉动效应极强的新兴市场正在孕育形成。从这个角度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是全方位的。

——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浪潮”到“第三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科技进步是如何全方位影响人类的?
8 . [中、美近现代科技发展]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主张设立机构,翻译西书,“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本根。 洋人制器出于算学,其中奥妙皆有图说可寻,特以彼此文字扦格不通,故虽日习其器,究不明夫用器与制器之所以然”,提议在江南制造局“另立学馆,以习翻译”。 1868年6月成立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成立至清末,翻译西书 200 种以上。北京同文馆所设译书处,翻译出版著作共100多部。 1887年,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的出版机构广学会,先后编译出版书籍 2000 种以上,并出版《万国公报》等十几种中文报刊。在各种出版物中,西方科技知识是主要内容之一。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二战以来,美国国防研究预算在研究开发总预算中通常要占 70%,1988年占 65%。 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长期性、风险大的项目,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1975—1987 年基础理论研究经费平均每年增长 10%左右,里根时期,基础研究经费在政府民用研究开发经费中占 40%。大学科研经费的 70%来自政府资助。政府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数万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 美国一直在航天站、超级超导对撞机、绘制人体基因图等领域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 战后,平均每年引进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 6000—11500 人,70%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1982年全美 69 万科研人员中,1/3 是从国外引进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西方近代科技著作被大量翻译介绍到中国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科技的举措,并说明中、美近现代科技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023-12-2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的“封锁”“禁运”,中国大陆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快。中国不仅扩大了与苏联的贸易(进出口总额比1950年增长138.9%),而且又与朝鲜、民主德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蒙古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1950年上半年,国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利用中国与西方国家长期形成的贸易关系和进出口产品的互补性需求,大力开展对西方的贸易。即使到195012月初美国宣布对中国大陆实行严厉的“封锁”“禁运”,并冻结中国大陆在美资产之后,中国仍然努力打破“封锁”,开展贸易。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   19484月到19522月,美国共对西欧提供了129.9亿美元。双方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主要有粮食、化肥、原料、半成品、燃料、机器设备等。在执行这一计划过程中,所有受援国都同美国签订了多边和双边协定,并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对美国做出了较大的让步。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外贸易和美欧贸易的共同影响及其启示。
10 . 社会结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政治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交往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绝对王权国家采纳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各国君主需要一批富于生气的新人来充当推行者,或者是由于王室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只得靠卖官鬻爵来弥补财政亏空,在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一批出身市民和资产者的人士进入贵族阵营的现象。而一部分贵族转而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获取较多的利润,出现了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趋势。至于在法律、政治和文化观念上彻底摧毁等级制度的任务,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

——摘编自沈汉《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材料二   新兴的工业家不但在经济特征上,而且在社会特征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家——手工工场主。被统治阶级的面貌也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彻底改观。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所有的城市、乡村破产者忝列其中,从长远和整体利益来看,他们是一致的——需要共同反对资本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三   19241970年英国财富在各部分人中的分配比例表

192419301951195619651970
上层1%57.7%40.9%31.9%28.2%
上层5%80.1%66.7%56.8%54.0%
上层10%87.9%77.6%70.3%65.4%
上层20%93.6%83.6%85.4%81.5%
下层80%6.4%16.4%14.6%18.5%
注:表格中百分比均指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摘引自鲁宾斯坦《英国的财富与不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及成因。结合所学,写出1789年法国颁布的有利于“摧毁等级制度”的文献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兴的工业家”出现的根本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为反对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分别是什么?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2023-09-11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