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据不完全统计,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第8轮谈判取得更为重大的进展,不仅就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证或配额、减让关税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多边协议,而且最终于1994415日在摩洛哥签署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随即宣告结束。

——摘编自《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企业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低成本的业务沟通和商业数据交换,而且通过网络服务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任何角落。

——摘编自《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子商务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23-08-2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材料一   17世纪开始,随着王权的扩张,地方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君主政府不断加强对村官的控制。后来,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造成乡村共同体公有财产的大量流失,人们参与管理乡村事务的热情普遍降低。作为共同体主要纳税人的部分村民则利用这一机会及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逐渐把持了乡村的政治权力,决议权从全体村民转移到村民“委员会”,带来乡村共同体内部权力机构性质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利用乡村共同体在近代早期所遭遇的经济困难,将其置于自己的“财政监护”之下。在掌握共同体经济命脉的同时,中央政府逐步实现了对这一地方政治单位的直接控制。

——摘编自熊芳芳《近代早期法国的乡村共同体与村民自治》

材料二   1620年秋天,一艘来自英国的名为“五月花号”的大帆船搭载着若干清教徒移民到北美新大陆。他们在上岸之前签署了《五月花公约》,宣称建立自治机关,自愿结为民众自治团体。他们长期扎根在北美乡郡,具有强烈的民主自由意识和丰富的地方自治和管理经验,逐渐形成基于自然法的市民社会雏形。在殖民地时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侧重经济管理。各个乡镇任命自己的行政官员,规定自己的税则,征收并分配自己的税款。美国独立后,地方自治制度得到较为充分的实行。南北战争以后,州政府开始加强对市镇的控制,但遭到了居民的反对,居民以宪法为依据,开展“家乡自治”运动。

——整理自【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时间治理重点治理主体
194019701)社区贫困
2)社区生活质量
1)政府(2)社区居民
197019901)就业机会
2)社区吸引投资能力
1)社区发展公司(2)社区居民
3)政府、各方机构和组织

——摘编自边防、吕斌《基于比较视角的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主题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四   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逐步由“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形成了由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所构成的新一代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五   与高消费并行的是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政策,这一政策最早可以上溯至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济贫法。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制定了一些社会保障政策。1932年,瑞典社会民主党首次提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改革政策。但福利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实行,是在第世界大战以后,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北欧五国,最突出的是瑞典,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它(福利政策)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们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国家不堪负担巨额公共开支,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在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被称作难以治愈的“瑞典病”,它是一种由福利国家政策而引发的现代社会病。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六   17世纪,英国气候寒冷,谷物歉收,流民增多。英国政府在1600年以来,多次颁布《荒政令》,平抑粮食销售价格,打击谷物商囤等投机行为。同时,政府还采用多种手段,如扩大耕地总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土地利用率和采用农业新技术发明等提高粮食生产。面对社会流民问题,英国政府通过《济贫法》,将济贫与惩贫相结合,明确政府在救济贫民方面的职责。1665年伦敦瘟疫期间,英国政府还出台了卫生立法,建立疫病医院,实行隔离防疫、城市清洁等,并加征了特别税。

——摘编自孙义飞《17世纪英国如何走出危机》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法国乡村共同体走向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大陆地方自治形成的背景,并分析地方自治对美国国家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40-1990年美国社区治理的经验。
能力提升✱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一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特点,并指出“瑞典病”的表现。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度过17世纪的危机采取的举措。
历史纵横✱
(7)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救助的特点。
2023-10-0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18·选必一第1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023·江苏·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逐步由“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形成了由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所构成的新一代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二   与高消费并行的是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政策,这一政策最早可以上溯至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济贫法。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制定了一些社会保障政策。1932年,瑞典社会民主党首次提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改革政策。但福利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在欧美国家广泛实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北欧五国,最突出的是瑞典,其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它(福利政策)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们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国家不堪负担巨额公共开支,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在欧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被称作难以治愈的“瑞典病”,它是一种由福利国家政策而引发的现代社会病。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一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特点,并指出“瑞典病”的表现。
2023-08-28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上层最富有阶级和下层最贫穷阶级相对缩小,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却不断扩大,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社会分层的轴心逐渐由过去以资产为特征。转化为以职业为特征。1970 年,美国白领人数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 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以上。同时,以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具有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以及政府文官等为主体结构的中产阶级群体逐渐形成。

——摘编自石庆环《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其特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人数与规模有所萎缩。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滑落到社会底层的中产人士约有380万人。约占中产阶层总数的14%。同时,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加剧,1974年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到了2007年,这个比例已经扩大到23. 5%。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使中产阶级的生活极不稳定。在美国,1981- 1984年,《财富》杂志前500强企业共裁掉了300 万份工作,1989年的48.5万失业者中,有65%是管理者、专业人士和办公室职员,20世纪90年代初,大企业的雇佣率从1970年的21%下降到10%

——摘编自沈瑞英《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中产阶级出现困境的背景。
2022-11-04更新 | 60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的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干预
背景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_______________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③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
措施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减少国家干预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_____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②措施:适当_______________干预。
(3)加强国际协调
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_______________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②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经济秩序。
2022-09-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战争起源于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由于当时北方控制在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劳动党手中,美国为了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南方,并在1956年支持南方吴庭艳成立越南共和国。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越南的国内冲突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

——摘编自郭辉《战争回声》

材料二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但始终无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原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却是久战不决……。美国在西欧盟国离心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片面在东南亚追求的霸权利益,忽视英法两个主要盟友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和现实政策,结果在越南战争中失去英法的军事支持和政治合作。而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使美国政府公开宣战和进行战争动员的底气不足,它没有也不能向美国民众充分说明为什么要在越南从事战争。

——摘编自《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材料三 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军事防务的责任,而美则避免卷入越南式的战争。

——尼克松《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对冷战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2-10-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37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7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概念: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________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评价
①积极:“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________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
②消极:但是,这些社会福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调整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②措施: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________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原因: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________所有制。
美国________运动
①背景:美国虽早在内战时就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在公共场所实行________制度,用文化测验的办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
②目的: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
③成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________,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运动
①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也长期存在。
②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③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④结果: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学生运动:在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________战争的运动。

(3)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________。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2022-06-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前案)
8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2021-08-2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国家制度-社会变革-人才培养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基于这种差异性的物产种类的多样性,使从事不同生产经营的各原始部落之间,很早就发展起频繁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化,并最终迅速地“炸毁”了血缘纽带。奴隶制国家产生,采取以契约性的互补关系为纽带的古典民主政治制度,作为综合多种利益与整合政治秩序的制度手段。

东方国家的社会并没有古希腊意义上的那种发达的商品经济。因此,社会内部广泛存在的血缘纽带也并没有被商品经济所“炸毁”。但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功能,包括社会成员的赈灾、水利、管理、安全、自卫的需要是如此迫切,这就使旨在实现这些公共功能的公共组织,即东方专制主义的国家,在商品经济炸毁血缘纽带之前就提前出现了。

——王旭东《先秦史研究》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作者认为古希腊与古代东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17—18世纪,英国以金银货币为财富,国家敛积财富并干预经济活动。政府逐渐取消地方关税,统一国内市场,规范交易行为。英国经济立法多达250个,几乎所有工商业领域都受制于非常细致的立法,以控制各行业的“自我管制”。政府降低工资以减少成本和增加出口竞争力。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认为不应做也不应试图做任何事,应遵循自然秩序、市场自动调节,反对国家干预。18世纪末期,英国妨碍经济发展的旧政策法规逐渐消除。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社会经济进入不稳定时期,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突出,急需解决。

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依托市场经济基础进行国家调控,以政策手段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英国政府对金融、财政、产业和税收、价格和工资等方面进行指导。以福利手段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扩大政府开支。1932年,英国政府宣布放弃自由贸易,实行进口税,建立帝国特惠制,保护市场。

——苏振芳《英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2)依据材料,概括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其变化的历史背景。
2021-07-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新教材同步精品课堂(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检测卷
2021·浙江·高考真题
10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1-09更新 | 24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7近现代中外科学技术、教育与文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