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2022-08-11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49次组卷 | 71卷引用: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0一1981年世界贸易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年份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900—19133.74.2
1913—19290.72.7
1929—1938—1.22.0
1938—19480.04.1
1948—19816.85.6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材料二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此时期充满摇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0至1981年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
4 . 现代国家的崛起,都是以钢铁产业为根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86年,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钢产量已达260万吨。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饱受摧残,但是远在北美的美国钢铁产业,却渔翁得利,获得了发展良机。二战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需要,钢铁需求居高不下,美国钢铁产业继续“坐享红利”,不断刷新产量记录。1973年,美国钢铁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峰,为1.36亿吨。70年代后,美国经济对钢材需求增速明显放慢。日本钢铁工业的崛起加速了美国钢铁工业的衰退。美国政府限制钢铁工业内部兼并政策直接影响了美国钢铁企业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及新产能的形成。面对进口钢材的冲击,政府通过关税等手段保护钢铁工业。从长期来看,保护主义措施对美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摘自《美国钢铁工业的兴衰启示录》

材料二   自1949年新中国诞生至今,我国以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从而有了从几乎是空白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钢铁产业的可能。从“一五”计划时起,国家就不断地从农业和其他产业上为钢铁产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同时,不惜花很大的代价用于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几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战争的废墟上艰苦创业,一路上既有鲜花,也有荆棘。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大约一半左右(49.6%)。钢铁工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   产业之一,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

——摘自《中国钢铁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前美国钢铁业高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2019-1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