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现代化初步完成于早期现代(1618世纪),两次革命使英国告别了封建制度和农业社会。英国在早期现代捷足先登,成为原生性现代化国家。主要原因在于英国传统体制的变革遵循了“自下而上”的道路。商业化极大地改变了作为传统社会根基的英国广大农村。从14世纪以来,英国的贵族和劳动者出现分化,产生乡绅和城乡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其中的乡绅和农村中产阶级仅见于英国。一个庞大而昌盛的中产阶级的成长,某种程度上既是现代性的起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徐浩《自上而下:英国原生性现代化起源》

材料二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的大国,也是第一个呈现衰落特征的现代西方工业国家。英国的繁荣依赖于两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一是其控制殖民地的能力,二是其他国家的工业落后于英国。随着英国海外的殖民扩张,英帝国的领地遍及全球,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这固然增强了英国的实力,同时也潜伏着无法有效控制其领地的危机,英国的殖民统治唤醒了当地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国海军崛起和衰落与英国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洲级大陆的工业化,海权逐步让位于陆权。马歇尔提出:“英格兰将来在世界各国中所处的地位必定取决于其保持工业领先地位的程度。她不可能是唯一的领导者,但她可以是领导者之一。”在1870年以后,其高峰已经过去,英国开始被美国、德国等后起的工业化国家超过。

——摘编自陈晓律《近代英国兴衰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1750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1851年增加到5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年,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7个,移民人数约1790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现代化的特征;结合所学,指出“两次革命”的内涵
(2)根据材料,分析英国衰落的原因;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角度,概括英国衰落的过程。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原因。
2024-05-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英国1938—1999年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情况,有关开支占比变化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1938—1950年呈上升趋势,这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有关
B.1950—1973年呈上升趋势,是因为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是因为英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D.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后不同程度增加政府公共开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19世纪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电力1866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19 世纪 70 年代电力成为新能源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交通工具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汽油内燃机德国
19 世纪 80 年代本茨制成汽车德国
19 世纪 90 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
1903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手段19 世纪 70 年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
19 世纪 90 年代无线电报开发成功意大利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
农业195012.2%23.2%
19902.8%5.1%
工业195034.7%42.2%
199025.8%40.5%
服务业195048.9%32.4%
199071.4%54.4%

请回答
(1)材料一可用来研究19世纪世界经济领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比重的新变化,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2022-07-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他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科学研究。

——(英)M.M.波斯坦、H.J.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2022-05-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也引发了棉纱的供不应求;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棉纱产量的增加又凸显织布技术的落后,1769年,出身于工匠家庭的詹姆斯·瓦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为了适应工业运输的发展,1814年,矿工出身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掀起了英国铺设铁路的热潮。

——摘编自程西筠 王璋辉《英国简史》

材料二:德国统一后,德意志中央集权政府成立,国家统一了货币并开始大力推动铁路建设,扶植私人企业,相继颁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等法律。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相继建立,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国立物理、化工、机械等研究所也相继建立。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材料三:硅谷是全球公认的电子、医疗设备、互联网等尖端领域的领军者,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这里著名的学府,他们与投资者、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坐落在这些大学周边的创新企业数量更是惊人;此外,许多大学的教授都在各个公司担任工程师。

——摘编自王仲立《硅谷的秘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
6 . 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原因主要是
A.混合市场经济的出现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D.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这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起来。

——整理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自此以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摘自统编版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中西方经济政策调整的异同。
8 . 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9 . “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被称为资本主义的‘25年黄金时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平竞争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凯恩斯主义的推行
10 . 从1991年3月起,在随后的9年零9个月中,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7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5%,创造了2500万个新就业机会,年增长率达2%。失业率大幅下降,从扩张期开始时的7%以上下降到最低为3.9%。促使这一景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实施赤字财政
B.适当增税
C.缩减政府开支
D.扶植高新技术产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