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爆发前,美国科技界就开始搜集并登记科技人员资料,为备战时动员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后,罗斯福总统随即下令成立国防科研委员会,组织军事科技工作。1941年6月,美国又建立政府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并将其作为中央机构全面强化战时科技领导工作。联邦研究与开发经费在1940年为7000万美元,1945年高达15.9亿美元。战时科研规模庞大,成就同样巨大,如原子弹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等,体现出美国战前长期奠定的科技、教育和工业基础的强大实力。美国政府科技投资对象发生转移,工业界和大学的科技机构获得大量科研资金。欧洲法西斯横行和战火纷飞,把爱因斯坦等众多顶级科学家“送”给美国。大战结束后,美国又积极收罗纳粹德国科学家,如导弹专家冯·布劳恩等。财穷力竭的英国被迫以原子弹研制技术,雷达技术和青霉素技术等交换美国的军援。

——摘编自吴必康《二战与美国科技“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期间美国科技领域发生的重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2023-09-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信息技术产业已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即提出技术革命思想,主张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并推广到国防建设中,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巩固人民政权的双重目的。他们重视工农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变革,也强调理论科学研究,同时反对用行政力量强制干预学派争论,保证科学技术按照自身的规律去发展。1956年,《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在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和核技术等领域提出57项重大课题。同时在企业和农村,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

——摘编自刘则渊《论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二战中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恐慌,国家干预并非那么可怕,还能解决自由放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也迫使执政党作出重大政策变革。1945年英国大选决定战后政策方向。保守党坚持经济自由主义,还“准备进行一场巨大和恐怖的战争”,这是长期受煎熬的选民不可接受的;工党提出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主张则受到选民认可,最终工党大获全胜。执政后,工党政府陆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垮台,保守党执政。但是,两党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战后英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存在,“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同时起作用。国家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经济,而且下达指标,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国家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活动,却可以用“计划”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又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用福利制度来保障最低的生活标准。这套社会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战后大约20年里,经济稳定,失业率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似乎已走进了“富裕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原因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摘自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摘自(美)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

材料三   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养老金: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集.养老金的来源则由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父母保险及儿速护瑾: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补贴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

材料四   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
(2)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3)结合材料三、四,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4)“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2021-07-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所以获得广泛深入的发展,就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导致的大萧条,掀起了广泛持续的国有化浪潮,建构起国家垄断资本这一资本主义稳固的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私有化浪潮,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以美、英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尊崇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管。2008年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终结,发达国家的政治重新迈入另一个大的循环周期:凯恩斯主义和大政府时代,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干预和监管的恢复和加强,直接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深化。

——摘编自刘儒《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材料二   正如一些苏联学者指出的“这样全面的工业改革,不言而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经过几个州若干年试点后,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改革的结果使企业下放过了头,权力分散过了头,从而削弱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必要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计划管理,致使地区的“分散.主义”和“本位主义”泛滥。从改革方法来看,赫鲁晓夫往往凭个人的主观愿望,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改革。对此苏联学者布拉尔茨基发表的文章分析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和低效益的。其原因是他用传统的行政方法、官僚主义方法搞改革,不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没有发动劳动人民为改革而斗争。

——摘编自陆南泉《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简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二战后西方国家与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6 .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仅仅指科技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等。近现代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在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图2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比重


(1)根据材料一,苏联工业化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工业化的重要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概况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二战后社会保险制度有哪些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020-11-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通辽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8世纪中期在欧洲流行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19世纪中叶,英国废弃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拉尔斯马格努松主编《重商主义经济学》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危机到来,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英国法国
1930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今年(2018年)5月中.中美两国在华盛顿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双方同意采取通过增加中国进口的方式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包括农产品、能源等。在知识产权保护及鼓励双向投资等方面也达成一定的共识,中美双方将就贸易问题继续保持高层沟通。

——摘编自刘慧《中美贸易:合则两利商则共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一国外贸政策的根源。针对今年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020-04-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西部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2019-07-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奠定了产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注意之前,欧洲每年大约要浪费一半的谷种。的确,直到两个世纪之前,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农业方面是如此落后,以至于与中国这个发达世界相比,西方就是个不发达世界。

——R.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阶段历经萌芽、形成、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是萌芽阶段,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以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其先声。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科学》杂志的创刊是形成阶段。20世纪初,康有为明确提出了科学救国的主张,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第三阶段,1915年到1949年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是科学救国思潮发展的勃兴阶段,1937年后受抗战建国影响,特别是1945年后科学救国开始转入科学建国。

——摘编自朱华《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研究述评》

材料三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感觉到会有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有专家就曾经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大趋势。

——《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在农业技术上影响欧洲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与第一阶段相比有哪些发展?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

——美《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

——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差异。

(4)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