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大同之道

康有为《大同书》中写道:“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耶和华的子民们,在每年年底农民应将田地收获粮食十分取一分,牧民应将牛羊群十分取一分,或将其换成银子送到城里给无份无业的利未人并孤儿寡妇。”

——《圣经·旧约》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点?

材料三   隋文帝于开皇三年“以仓库尚虚,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

——《唐六典》卷20《常平署》

材料四   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110座养育院和2000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9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2)依据材料归纳中西方实施社会救济的主导力量,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美国社会学家雷比说:“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与发展必然是回应了某种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环境,且被此环境所模塑。”依照示例,整理并完成表格。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时间政治与经济环境进程影响
17世纪英:②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19世纪80年代德:《疾病保险法》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
1935法西斯势力猖獗
经济大萧条
美:《社会保障法》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确立。
二战后英国构建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英国率先成为并推动④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政治多极化趋势
经济发展出现滞胀
减少福利,改革保障制度维护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

材料五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发展出现极大的转变,……福利制度也会对社会风气、资本主义社会原本的竞争精神造成破坏。

——魏煦哲《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六   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

——郝志景《新中国70年的扶贫工作》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
2023-05-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历史记录每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个国家的发展提供启示。

材料一       2010年,北京大学得到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简牍。这批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抄写于同一时期,字体主要是隶书,小部分是篆书。

卷号简牍内容摘录初步研究成果
Ο《三十一年质日》记载“卅一年十月乙卯朔庚寅”“质日”为秦汉时常见的表格形式的日历
《道里书》记述了江汉地区的水陆交通路线和里程所记地名多位于秦南郡范围内,江陵、安陆、销等是县一级地名
《制衣》记录的剪裁方法是为二尺五寸幅宽之布设定秦国确定标准布幅宽“二尺五寸”;西汉初年则规定为“二尺二寸”
《田书》是各种数学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汇编,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六尺为步”;《说文》载“亩,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推断以上简牍抄写的时期,并扼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近代化又称现代化,反映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巨变。



14-20世纪全球视野下的近代化示意图


(2)①依据材料二,从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归纳17世纪以前西欧迈入近代社会所具备的前提条件。
②围绕“全球视野下的近代化”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宇宙大事记

时间事件
1543年哥白尼通过多年的观测与分析,提出“日心说”
1632年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宇宙
1687年牛顿发现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用于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
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20世纪后期以美国、俄罗斯为首,欧洲、日本等参与组建国际空间站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35年初,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措施)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一一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表格中▲位置,举出两个史实(措施)来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你如何认识材料一中罗斯福新政受到不同评价的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和作用,对此问题,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于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它虽然使美国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并未达到经济复兴、充分就业。真正中止这次危机的是战争,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才使危机结束的。

——摘自曹玉秀《罗斯福新政的经济学浅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释“真正中止这次危机的是战争”的理由。

材料三

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

——摘自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新政“是政治上的成功”?

(4)综上,你认为评判一场社会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有哪些?

2018-05-1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不断的反思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名称
经济动力
中心国家
代表人物
主张
智者运动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古代雅典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文艺复兴
A
意大利
但丁、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德意志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启蒙运动
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
伏尔泰
天赋人权


(1)用表格的形式感知历史更清晰直观。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并请你为表3所示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二

材料三        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在小范围内实行养老保险。
1955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条件和退休待遇做了规定.经费完全来源于财政。
1978年,对国有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条件、待遇水平作了统一规定。
l984年起,先后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改变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负担,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1998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05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鼓励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入员参保并统一参保政策。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9年后撒切尔政府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的背景。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探讨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发展趋势。
材料四        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认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都能读出当代意义和当下启示。
台北市长柯文哲近期在接受美国《外交政策》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四个华语地区,被殖民越久的地方就越进步。他给出的排序是:“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湾好,台湾比中国大陆好”。
——摘自《环球时报》2015年2月2日《社评:为被殖民唱赞歌,台北市长柯文哲有些狂了》
(3)请结合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的史实,评论材料四中柯文哲的观点)
2016-12-12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乐山高三三调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961—2018年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曲线图。

(1961—1980年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关系数是-0.6123,1980—2018年相关系数为-0.2278)

材料二   下表反映了美国政府各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财政支出项目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国防、对外军援、退伍军人补助

38.0%

28.2%

22.0%

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住宅和社区发展

18.1%

24.9%

33.4%

教育

13.8%

17.8%

17.0%

卫生、公安、文化

4.7%

5.2%

4.1%

运输

7.3%

5.8%

5.4%

空间研究、自然资源、农业、邮政补贴

4.9%

4.8%

4.2%

一般性政府开支

5.5%

6.8%

5.6%

利息

5.5%

4.7%

7.1%

对外关系与援助

1.6%

0.9%

0.2%

其他

0.6%

0.9%

1.0%


(1)依据材料一,概述1961—2018年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对材料二中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状况进行合理阐释,并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可以设计哪些研究性学习报告主题。
2024-03-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从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年代主要事件
1562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742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2024-03-2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两问选择其中之一即可)。

材料 下表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简表

次数

中心

概况

第一次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科学家,
他们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例如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在意大利学习和工作了较长时间),开创实验科学的伽利略,促进了以新天文学和实验科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第二次英国牛顿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还有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创
立电磁场理论,达尔文发现了进化论,拥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是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内因。
第三次法国意大利、英国处于科学中心的时期侧重于科学知识的积累。到18世纪下半
叶的法国,科学知识已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时重要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播, 于是启蒙运动使科学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教育得以普及开来。
第四次德国哲学第一次把演化发展的观念引入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
新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注意吸取英、法科技新成就,注重科技与工业应用相结合,发明发电机、内燃机、合成染料等。
第五次美国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及缺乏传统的维系力量,文化突出强调个人的重要性,
这反而确保了美国的创新能力超越其他国家;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使它得以吸引来自全世界的智力资源,并大受裨益。

——摘编自张雁、严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初探》


(1)根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简表,概括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分析。(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根据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简表,概括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