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伊士运河大事记

为缩短欧亚贸易航程并与英国争夺印度和东南亚的贸易利益,1859年,法国极力支持并开始与埃及合力开凿苏伊士运河。12万埃及劳工为此丧生,埃及政府也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被迫出售运河部分股票,主要被英国购得,1869年运河通行。1882年,英国驱逐法军后建立军事基地,完全占领埃及并最终取得运河控制权,埃及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同年,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英斗争,但抵抗失败。1888年,德国联合法、意等国缔结公约,要求保障运河通航的自由通航,英国虽对该公约不满,但不敢挑起众怒,遂于1904年加入公约。1922年,面对埃及的反英斗争,英国被迫形式上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运河特权。1955年,因埃及与苏联的军事合作,英、美截留埃及阿斯旺大坝建设贷款。埃及遂宣布运河收归国有,从而引发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年,英国对埃及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在美、苏联合施压下,英国被迫停火,埃及彻底收回运河主权。1975年,苏伊士运河因中东战争关闭8年后重新通航。之后,在众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援助下得以扩建。2015年,苏伊士运河实现了南北双向航道同时通航。

依据材料,围绕“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2023-10-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A.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B.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
C.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D.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2023-08-23更新 | 44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广雅、二中、六中、省实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6年10月底,英法对埃及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艾森豪威尔宣布英法的进攻是“错误行动”。迫于国际压力,英法接受停火决议。1957年1月,美国宣布了所谓的艾豪威尔主义,认为如果失去中东,对中东地区和其他的“自由国家”来说将是一个“悲剧”,必须由美国来填补当时中东地区留下的“真空”。这表明当时 (     
A.英法联合与美国争夺霸权B.民族解放运动道路的曲折
C.中东成为美国关注的焦点D.埃及成为美国对援助重点
2022-12-13更新 | 62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2014年国际救援机构乐施会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最富裕的85人拥有的资产,相当于35亿最贫困人口的全部财产。到2018年,全球前26个富豪的资产,相当于最贫困的38亿人的全部资产。这一现象(     
A.根源在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说明全球化进程出现了重大倒退
C.促使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反映了国际经济旧秩序不合理
2022-12-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4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上拥有亿万美元以上的巨富中,1987年拉美只有6名,但六七年后,便增为42名;而拉美的贫困人口却从60年代的9000万增加到90年代的1.9亿,全地区人均收入下降到70年代初的水平。数据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     
A.美媒试图摧毁拉美民族自信B.跨国公司持续扩张造成的恶果
C.拉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D.拉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
2022-12-04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以来,英国从西班牙后期失败的殖民体系中汲取教训,采取了一种“温柔的尝试”,即让当地贵族作为“代理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政治权力,降低了对殖民地的殖民强度。这一“温柔的尝试”(     
A.与殖民地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密切相关
B.反映了英国国力衰落与国威下降的现实
C.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不断增长的结果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7 . 20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建立了起来。这些组织的建立(     
A.打破了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的控制B.表明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反映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独特作用.D.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紧缺
2022-11-03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960—1965年间拉丁美洲18个国家耕地分布情况百分比,据此可知,经土地改革后的拉美国家(     
农场规模(公顷)占农场总数的百分比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0—2075.66.6
20—10016.89.5
100—10006.624.1
1000以上1.059.8

A.农业生产经济效率较低B.农业的生产结构单一
C.保留了殖民体制的残余D.对外经济依赖性较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第三世界的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化宣言》,认为外来统治是对基本人权的践踏,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宗主国应采取措施无条件将所有权力移交给托管地和非自治领土的人民,使之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初(     
A.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B.发展中国家民族意识觉醒
C.民族解放运动成就显著D.国际政治新秩序正式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