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国际社会出现了“第三世界”。它的崛起是当代世界历史上的头等大事,也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的流行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0年,拉美国家举行海洋法会议,表示要采取共同行动,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经过一系列努力,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但是,这一完整的海洋法体系的确立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霸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2 . 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进入了“摩登时代”,也进入了“矛盾时代”,尤其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为寻求和平发展之道上下求索。二战后,维系世界七十多年相对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消除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法德实现和平D.建立了公正的世界秩序
3 . 如表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统计。据此可知
内容1960年1980年
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7.1%9.4%
国民生产总值1861亿美元19118亿美元
年人均收入138美元1003元
工农业比重工业24.8%39.4%
农业30.9%17.4%

A.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达国家B.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D.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二战后,在匆忙中独立的非洲国家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下表表明,战后非洲(       

战后独立非洲国家发展道路对比

道路

特点

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制;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非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和经济的计划化以及改变生产关系来改造经济基础,消灭经济上的对外依赖性
村社社会主义以非洲传统村社为发展基础,重视改变农村面貌;对城市工商业实行国有;实行土地公共所有
A.传统与现代文明成功融合B.发展道路选择受国际局势影响
C.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D.欧洲前宗主国主导现代化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是世界级的人工战略水道,大大缩短了各洲间的海上距离。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两国的行动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B.捍卫了国家主权
C.得到了英美的支持D.摧毁了殖民体系
2022-02-17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4年77国集团发表声明,表示要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确定共同目标和制定联合的行动计划,在有关国际经济一切重大问题的南北谈判中,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谈判能力。据此可知这一组织
A.推动经济全球化B.主张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
C.冲击了两极格局D.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0-21高一下·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列强都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从西非的佛得角向东非的索马里扩张;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这些计划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非洲B.三国达成了瓜分非洲的协议
C.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加剧D.列强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2021-06-22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县级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说:“世界资本主义和1905年的俄国运动最后唤醒了亚洲。几万万被压抑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中的人民醒悟过来,要求新的生活,为争取人的初步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觉醒”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主要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的鼓动D.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