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墨西哥自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以来,出口总量从1993 年的519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1 357亿美元,2000年墨西哥出口比1999年增长约15%,成为世界第八贸易大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说明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A.有利于国家间的优势互补B.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C.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D.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 .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在投资外债和对外贸易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年剥削量为240亿美元左右。及至80年代后期,每年榨取的垄断利润至少为2500-3000亿美元,几乎相等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左右。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停滞不前B.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西方国家摒弃了经济霸权主义政策D.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亟待建立
2022-07-28更新 | 137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贸易自由主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其进程中,也会时常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从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始,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1680年,福建官员杨捷等人为缓解百姓生活压力、防止敌对情绪再次高涨,上琉请求开海贸易,同年,金门、厦门、铜山、海坛四岛率先开海,之后整个海禁政策随之松动。1683年,郑氏反清力量覆灭,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政策,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大量中国商船出海贸易,海外商船也纷纷来华,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外交往也随之增多,清朝国力进一步提高。1757年起(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摘编自王玉婷《康熙年间的海禁政策初探》

材料二   18世纪70年代,美国取得独立,资本主义新工业开始发展,但大量英国产品的输入严重打击了美国新工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通过保护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扶植新兴民族工业的发展。1789年,美国制订了第一个关税税则,平均税率为8.5%,此后到1808年,关税税率不断提高。1861年,美国通过了《莫里尔法令》,将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1861年的18.8%提高到1862年的36.2%.1864年,又通过了《战争关税法》,进一步把进口平均税率提高到1865年的47.6%和1866年的48.3%,期间钢铁工业、毛纺与丝织工业等快速发展。1876年,美国结束了长期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89010月,美国通过《麦金莱关税法》,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达到平均49%的创纪录水平,而且个别项目的税率比此平均数还要高得多,美国的贸易保护达到了建国后的顶峰。

——摘编自彭红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演变》

材料三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口通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和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2-07-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阿拉法特到科威特做工程师。在科威特时,他帮助建立法塔赫组织。该组织的斗争目标是(     
A.维护阿拉伯地区的石油资源B.建立尊重宗教信仰和消除种族歧视的国家
C.在巴勒斯坦建立强大的伊斯兰国家D.将以色列赶出巴勒斯坦地区
2022-07-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022-07-19更新 | 334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形成后,一个国家借助关税、货币贬值或者外汇管制来改善自己商品的地位时,这种战术会遭到报复。30年代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引起了经济战,加深了危机。美国凭借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地位,千方百计地按照其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积极筹建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

——摘编自杨泽伟《试论30年代经济危机对世界整体发展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起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展中国家要采取联合行动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谜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由此组成七十七国集团。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960年中东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并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石油作为武器与以色列及支持国展开斗争,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期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022-07-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9月,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宣布越南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根据战时盟国协议,中国国民党军队和英军各自开进越南北方和南方地区,接受日军投降。法国殖民军在英国支持下占领南方,妄图恢复其殖民统治。1946年,英军和国民党军队撤出越南,法军开进北方。为争取时间,越南与法国当局签订协定,规定:法国承认越南独立,双方停止敌对,但5年内法军驻军越南。但随后法国撕毁协定,发动全面进攻。法国在南方扶持傀儡政权,进攻北方。越军奋起抵抗,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抗法战争。1950年后,中国支援越南进行抗法斗争。1954年,在中国帮助下,越南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伟大胜利。当年,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抗法战争胜利。

——摘编自《国际知识大辞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抗法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2-05-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对如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第①②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成型时期
B.第③④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
C.第⑤段是殖民体系崩溃时期
D.整个曲线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