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如表为美国对苏遏制战略重心波动情况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波动周期代表人物代表政策战略手段战略重心战略效用
第一周期
1947—1953年
乔治·凯南八千字电文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优势积聚
保罗·尼采NSC—68号文件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优势流失
第二周期
1953—1969年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优势维持
约翰·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灵活反应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优势丧失
第三周期
1969—1981年
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尼克松主义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止跌企稳
吉米·卡特卡特主义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劣势放大

A.美国战略规划日趋消极保守B.多极化趋势加速了两极格局瓦解
C.力量对比影响美苏争霸态势D.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霸权主义
2022-05-26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2 .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形成实质性事项决议时,须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若某项决议获得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但因非常任理事国反对或弃权,无法获得九票的多数时,该项决议也不能通过。这表明“大国一致”原则
A.与国际联盟“全体一致”原则相同B.有效遏制了冷战的发生
C.一定程度上受到非常任理事国制约D.成为了集体安全的障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大量设置海外图书馆,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民众通过阅读和观看展览了解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民主制度、价值观,形成美国“民主典范”的形象。这反映出(       
A.美国在对苏冷战中处于守势B.第三世界成为美国和平演变的重心
C.冷战推动文化传承载体更新D.“杜鲁门主义”在文化战略上的延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50年10月15日民主德国进行选举,在某电台的报道中,用“德国苏占区”来表示民主德国;用“所谓的人民选举”来表示这次选举,用“苏联批准的报纸”来表示民主德国的报刊。在“区域工作日”和“与柏林交谈区”栏目中,苏联扮演着民主德国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民主德国人民的“伙伴和同盟”的角色。该电台的宣传(     

A.使德国逐步摆脱战败国的国际形象B.凸显了苏联对民主德国的政治影响
C.渗透了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的思维D.有助于民主德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
2023-07-10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纳赛尔政府经过慎重考虑,于19567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中东局势顿时紧张起来。对此,美国政府在外交上企图以“公正”“中立”的身份处理中东事务,趁机排挤英法,独霸中东。白宫担心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拖延会殃及巴拿马运河的主权问题,因而在苏伊士运河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它既不能支持埃及收回运河从而公然破坏与英法的盟国关系,又不能支持英法继续强占运河开罪阿拉伯国家进而将其推向苏联的怀抱。

面对埃及的这一决定,英法两国反应非常激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10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也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15日,苏联以超级大国的身份向三国发出警告,扬言使用现代化毁灭性武器进攻英法本土迫使其撤军。6日,艾森豪威尔一方面命令美军进入全球警戒状态向苏联示威,另一方面催促英法尽快停火。在美、苏联合构成的威慑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不得不于116日宣布停火。

——摘编自张华玉《十月战争时期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贸易战

贸易战

发起国

贸易战形式

发生背景

时间

结果

鸡肉贸易战

欧共体

欧共体对美国进口鸡肉征收高额关税并进行价格控制,美国反制,提高对西欧工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美国即将步入“大通胀时代”1963-1965双方和解

日美贸易战

美国

美国在纺织、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行业,对日本发起反倾销调查或作出不利裁决,并通过了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对日本进行制裁和限制美国经济滞胀,日本飞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多次自愿限制出口、对美国开放市场

面食产品贸易战

美国

美国对欧洲柑橘类产品的准入制度不满,并对面食产品征收关税。为了报复,欧洲对美国的核桃和柠檬征收关税美欧多国经济下行1985-1986双方达成和解,欧洲损失不大

——摘编自赵涛《世界贸易战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5-19更新 | 21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历史事件简表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194512月布雷顿森林协定宣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出“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运输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
19478月以后,英国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1947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上签字,194811日生效。
19484月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资金援助,帮助欧洲应对经济困难
19491月为解决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南斯拉夫着手寻找一条以“自治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年中、苏双方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苏联继续推行“五五"计划,同时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程度不等地展开了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1956年波兰进行改革,调整工业结构,改善工业管理,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10-06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美苏争霸后期,美国将竞争核心从造核弹转移到发展高新科技方面。美国从开始研制火箭,到设计、发射人造卫星,虽然每一步都稍慢于苏联,但最终在“载人登月”上,美国弯道超车,从此将苏联甩在身后这表明(     
A.美苏争夺的重点转向太空领域
B.冷战客观上促进美苏科技进步
C.美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D.两强相争影响国际格局
9 . 复旦大学教授俞正梁指出:“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新格局……然而,这并非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格局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他的这一认识
A.肯定了冷战形式对维护和平的贡献B.认为避免战争已成为国际共识
C.强调了当今世界格局演变渐趋平和D.淡化了世界仍动荡不安的现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3年9月,美国之音在慕尼黑广播中心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发射电台。斯特莱伯特(美国新闻署第一任署长)明确表示,“这一新的电台全力播音,可以让现在正受莫斯科之声长波电台控制的卫星国家人民清楚收听到,此外它还会极大的消减苏联对欧洲和卫星国家广播的有效覆盖范围。”据此可知(     
A.美苏加强文化领域合作B.美国政策制定中的冷战思维
C.美国试图缓和美苏关系D.美苏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