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1956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607号文件(NSC-5607)出台,最高决策者开始把实现两大阵营的“文化交流”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此后,美国便开始以“人民资本主义”为口号,开展对外传播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宣传运动,攻击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已不再是宣传重点。这说明(       
A.美苏逐渐放弃冷战政策B.美国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C.冷战形式逐渐趋于隐蔽D.苏联阵营宣传能力不足
2022-07-14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会谈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与好莱坞明星梦露共进晚餐,二是参观迪士尼。赫鲁晓夫与梦露的照片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世界哗然。这说明
A.苏联着意于对美缓和B.美苏构建了亲密关系
C.苏联搁置了争霸计划D.文化消解了制度分歧
3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提出“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不要莫斯科,也不要华盛顿来干涉欧洲事务,而是强调要以欧共体为核心推进欧洲一体化,确立西欧是欧洲事务的主。这表明
A.第三世界的崛起B.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C.东西方关系出现了缓和D.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4 . 材料   马尔维纳斯群岛,距离阿根廷海岸线510公里,扼南大西洋通往南太平洋航道,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价值。1833年英国占据该岛,建立殖民政府,但阿根廷历届政府都不承认。1965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马岛问题纳入“去殖民化”范畴,敦促英阿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马岛的归属问题,但最终谈判失败。19824月至6月,英阿进行了一场以马岛夺控为核心的高科技局部战争。英军运用卫星、舰船跟踪、航空侦察等多种手段获得战场情报。在争夺制空和制海权过程中,英军、阿根廷两国都利用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设备,提高了飞机和舰船的作战效能。但后来由于法国、美国等国的武器禁用,阿根廷高科技武器的作战效果大大降低。战争期间,英军每天需要物资万种以上,除海军运输舰船外还征用了50余艘商船承担后勤物资运输;而守岛阿军的后勤补给线在战争之初就被英军切断,后勤供应不继,军队士气和战斗力难以维持;最终英国取得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江英《快速集结大兵远袭——英阿马岛战争回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阿马岛战争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阿马岛战争的背景和对各国的军事启示。
2022-05-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材料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77日,中央军委开始着手组建东北边防军,抽调国防机动部队共 25. 5万余人,集中到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地区,以保卫东北边防和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107 日,美军地面部队大举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进攻,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大门口。朝鲜处境危急,中国大陆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中国出兵给予援助。毛泽东于1。月2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4日下午和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许多人有顾虑,主张不出兵或缓出兵。直到105日下午的会议上,大家才统一了认识,一致作出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历史证明,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正确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严厉地教训了美国霸权主义,一举将敌人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震惊了全世界。

——摘编自齐德学《“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托形象的演变是在中南关系发展的进程中依次展开的。在中南建交前后,铁托形象经历了颇具起伏的演变过程。从建交前的“民族主义者”、“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及“法西斯主义者”,到建交后的“犯错误的同志”、“现代修正主义者”、“反对霸权主义的战士”及“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此截然不同,或歧义、或对立的铁托形象的诺多反差,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国对外政策不断调整改变的某种缩影。

材料二   中南两国交恶时,铁托形象即呈负面;中南两国亲善时,铁托形象即呈正面。1948—1953年,苏南两国冲突时,中国站在苏联一边,指责铁托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叛徒”。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使世界形势变得紧张,中国认识到铁托的行动对反霸和维护和平的重要性,称赞其是反对霸权主义的杰出活动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和起步阶段,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最优先的任务,积极寻找国家发展的新路子,铁托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独特创造及取得的成果吸引了中国的目光。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灿《中南建交前后铁托形象的演变研究(1948—198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托形象折射出的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铁托形象演变的因素。
2023-07-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对外援助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国家(或作为援助国,或作为受援国)都参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活动由来已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曾通过海运的方式向盟国提供了多达623万吨的粮食援助。二战期间,对外援助披上合法外衣。1941年3月国会批准通过了《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动用70亿美元,以优惠贷款和无偿提供军事物资形式,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援助。出于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服务这一基本准则,美国希望通过援助来影响受援国,甚至控制受援国,以达到实现自身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摘编自崔翠翠《浅谈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十分广泛,涵盖了美国对众多类型国家在安全、经济、社会治理和科教文卫等领域内的帮助。下表为战后各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情况。

1946——2007财年各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时期/财年

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

小计

战后救济时期(1946—1948)

12482.00

481.20

12983.20

马歇尔计划时期(1949—1952)

18634.30

100064.20

28698.50

共同安全法案时期(1953—1961)

24050.00

19302.20

43352.20

对外援助法时期(1962—2007)

465347.9

207352.8

672700.7

资料来源:USAID.U.S Overseas Loans and Grants: Obligation and Loan Authorizations. July 1,1945September 30, 2007(Greenbook). Washington D.C 2009.p.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外援助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目的以及特点。
2023-07-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可以把冷战结束划分为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相对而言,冷战在欧洲结束具有彻底性,遗留问题较少;而冷战在亚洲结束则遗留了许多复杂问题。历史和现实相互映证建构了冷战结束的剧变模式和渐变模式。冷战在欧洲是以剧变的模式结束的,酝酿到完结也不超过10年时间。两极格局瓦解,并没有使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势力的敌对和遏制停止和结束,亚洲的冷战现象只是由原来的以美苏为主要矛盾转化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体系对亚洲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颠覆、遏制和威慑,从而使得冷战在亚洲结束具有长期性和非彻底性。

——摘编自钮维敢《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冷战结束的两种模式:剧变还是渐变”,提取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三重教育高三下学期考前巩固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10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波士顿为他史无前例的第三个总统任期进行竞选造势演说的时候,对他的听众做出如下承诺:“你们的孩子不会被派上外国的战场。”他的演说被视为捍卫了美国的中立政策,承诺让美国置身于欧洲战事之外,听任战火延烧整个欧洲大陆,德国几乎击垮了英国。

——伊恩·克肖《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国的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不断凸显。美国的民主制度和集体安全、民族自决权等理念远超英国,使美国更具世界领导权的合法性。……建立一个有助于国家利益实现的新霸权体系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国际战略的根本目标,其核心是建立以自由国际主义为原则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行新型殖民主义。

——黄金辉、魏倩《大变局下英美霸权转移的路径及其启示——以美国国际战略为中心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前后美国国际战略转移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