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年5月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

——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进程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新场景全球治理在“制度和知识范式”上人类需要坚持的旧传统和新突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1998年西欧与俄国、苏俄(联)的GDP年均增长率情况

时段18701913191319501950197319731998
西欧2.10%1.19%4.81%2.11%
俄国、苏俄(联)2.40%2.15%4.84%1.15%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选取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时段,对西欧与俄国、苏俄(联)GDP的发展态势进行阐释,并得出合理的结论。(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一直围绕着几个主题展开:“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世界格局变化”。

经济与科技革命战争或剧变新世界格局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
第三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据【美国】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角度

具体表现

美苏关系缓和(1985年以后)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________对话机制。
1987年,美苏签署________,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苏联实行_______,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______
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_______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______,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局面。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逆转。
2024-02-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预习自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角度

具体表现

冷战的发展_______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发生了_______和古巴导弹危机。
多极化力量的成长________的成立和发展,______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______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苏联的________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_______开始瓦解。
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________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________,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万降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_______,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024-02-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预习自测
6 .

角度

内容

冷战的概念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_______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国的_______存在严重冲突,_____________也尖锐对立。
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________。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_________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________的安全。为确保东欧国家对苏友好,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________,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冷战的表现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________的演说,这篇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_______。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________
经济美国实施________,巩固了西欧的________。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_______,形成了以_______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______,简称“北约”。苏联随即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_______,简称“华约”。
地缘________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 1949 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
两极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_________
2024-02-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预习自测
7 . 下表所示为某高校世界史教材中某一章节的子目构成。该章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XXXXX
●缓和与紧张并存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经济利益与经济“冷战”
●东西方力量失衡
●南方故略地位的暂时下降
A.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C.旧国际格局的动摇和美苏争霸的演变D.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及冷战局面的形成
2024-02-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随堂检测
8 . 有学者指出,“美国援助欧洲计划的目标,就是通过恢复德国经济和推动欧洲一体化,重建西欧的经济秩序。为此就需要将苏联以及某种条件下将东欧排除在外,只是出于政治考虑表面上仍然邀请苏联参加”。该“援助欧洲计划”(     
A.导致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剧变B.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直接起因
C.是美苏冷战发生发展的产物D.导致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2024-02-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随堂检测
9 . 历史漫画解读
1:《来自西边的风》(1948
英国漫画家
2:《“窒息的”英、法、意市场》(20世纪50年代)苏联漫画家
内容描述:云端之上的西风神(ERP,马歇尔计划缩写)正鼓起腮,向寓意欧洲(Europe)的大风车吹来劲风,大风车转动起来,驱散了欧洲的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内容描述:象征美国的人坐在装有英国货物、法国货物、意大利货物的货摊上,将货摊压得几乎倒塌。该漫画的意图是说明美国垄断资本趁它的竞争者衰落的机会,在战后夺取了世界市场的一大部分。
结合以上两幅漫画及所学知识,谈谈历史学习和探究应当如何运用漫画类型的史料。
2024-02-1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查缺补漏历史试题
10 . 1972年6月8日,《纽约时报》刊登越南战地照片《逃离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孩子》,获得有“新闻界奥斯卡”的普利策奖。该照片被誉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民众对越战的普遍怀疑和否定,其影响之大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是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     
A.社会舆情影响美国政治发展B.反越战运动体现民众心声
C.美国在越战中处于不利局势D.媒体揭露越南战争的残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