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高乐在法国处理战后国际关系时提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实行非殖民化,保持并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与影响。这是二战后法国(     
A.缓和国际局势的愿望B.同美国关系决裂的表现
C.民族国家意识的体现D.构建欧洲共同体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二战后,永久中立国瑞士加入马歇尔计划,并大大缩减了同苏联的正常贸易额。同时,瑞士积极开展广泛公共外交,努力充当东西方阵营的沟通桥梁。瑞士的做法(     
A.积极迎合美国全球战略B.加速了西方阵营分化
C.有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D.缘于冷战局势的影响
3 . 【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材料一   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摧毁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势力和德意志联邦的全部旧关系,完成了300多年来德意志民族不断追求的统一大业,并把德国带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统一的德意志民族不再任由欧洲强邻欺压和宰割。统一也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其保留了专制主义的君主政体,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煽动并利用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成为欧洲国际政治中不安定的根源之一。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的崛起》

材料二   1945年2月,在法西斯灭亡的前夕,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1949年9月,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尽管如此,接受了历史教训的德意志民族,在东欧剧变的历史环境下争取民族统一。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柏林墙”开放,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在美、英、法、苏四强同意下,两德达成统一。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德国两次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两次统一的方式的差别及其影响的不同。.
2022-02-13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80年奥运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时候,因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由于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抵制,结果147个奥委会成员中只有81个参加。很快到了1984年美国举办奥运会,苏联也采取报复行动,带领19个国家拒绝参加。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阻碍了奥运会的举办B.美国借助奥运会推行霸权主义
C.苏联的国际影响力正不断衰落D.奥运会受到政治的冲击和干扰
5 . 当帝国列强试图重新统治其战前的殖民地时,遭到了愈加强烈的反对。这些殖民地大多数处于亚洲,对恢复主权的要求更加强烈,美国支持非殖民地化这一举动更是促进了殖民地夺回主权。这一局面
A.反映了战后民主力量的极大增强B.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D.充分体现了美国想独霸世界的野心
6 .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承诺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并允许日本限制进口和投资。朝鲜战争后,失去特需订单支撑的日本经济一落千丈且国际收支状况急剧恶化,此时美国又不遗余力地推动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美国这些做法旨在
A.增强控制世界经济的实力B.为日本商品打开国际市场
C.缓解日本面临的国防压力D.扶植日本成为冷战桥头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银行宗旨在于……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 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②“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现在或可能 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③“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 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成为西班牙臣民。”
④“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
A.②④③①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8 .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航天卫星"斯普特尼克",震惊美国,因为"自由世界"中还没有国家有能力将物体送上太空。由此,美国重新部署,更加注重科学和工程教育,最终在1969年登陆月球。这可说明,冷战
A.推动苏联超越了西方国家B.促使美国迅速实现了登月计划
C.促进双方科学技术的进步D.冲击两极格局导致多极化出现
9 . 复旦大学教授俞正梁指出:“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新格局……然而,这并非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的世界格局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他的这一认识
A.肯定了冷战形式对维护和平的贡献B.认为避免战争已成为国际共识
C.强调了当今世界格局演变渐趋平和D.淡化了世界仍动荡不安的现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后,北欧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体系: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体系
A.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C.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D.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对峙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