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有意淡化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中的作用。为了保持西方的团结,欧美学术界对纳粹大屠杀问题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联邦德国史学界甚至出现了纳粹主义只代表一小撮犯罪集团的罪行,大多数德国人与之无关,且是受害者的论调。这表明(     
A.多元视角完善历史叙述B.史学研究必须围绕热点问题
C.历史解释折射时代特征D.历史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2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适得其反,相继发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引发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事件的是
A.《和平法令》B.《国家与革命》
C.《阿拉木图宣言》D.《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2022-05-10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某高校世界史教材中部分内容的子目。该部分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XXXXXX
●缓和与紧张并存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经济利益图经济“冷战”
●东西方力量失衡
●南方战略地位的暂时下降

A.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B.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和冷战局面的形成
C.旧国际格局的动摇和美苏争霸的演变
D.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
4 . 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演变至俄乌两国刀兵相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多轮东扩是造成地区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下列关于北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约的建立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②北约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③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       ④联邦德国是北约创始成员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2022-04-24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2届高三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粮食一直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外交工具,1954年前后,美国粮食援助对象发生变化,由西欧和日本开始转向第三世界国家。这一变化(      )
A.旨在解决第三世界的粮食安全B.服务于美国的冷战战略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D.扭转了不对称的两极格局
2024-04-12更新 | 1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世界史及其编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编写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以马克思“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的论断为基础,致力于破除“西方中心论”,力图揭示世界历史从古代的多中心,到近代的单一中心,再到现代和当今的多中心的发展进程。同时,中国历史始终是世界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中国的贡献更加半富多彩和完整。

以近代为例。近代以西方作为中心,共4个单元。欧洲国家依靠强大的实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这种极不合理的状态,在欧洲内部遭到马克思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工人运动的冲击,在世界上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抗。同时欧洲广泛吸收和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摘编自晏绍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总体构架及主要线索》

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参考近代部分,联系教材目录,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古代、现当代部分的编写如何破除“西方中心论”。
2023-11-12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双方都想为自己抢夺更多的地盘,把各自的社会制度推行到被解放的国土。冷战之所以爆发,也源于美苏两种不同对外战略构想,美国的全球扩张和苏联的保障安全体系的碰撞。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英帝国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无力单独与苏抗衡,于是英国就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企图促使美国承担责任,借助美国的力量遏制苏联的扩张。

——摘编自白建才《论冷战的起源》

材料二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曰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选择谅解,都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的成因。结合所学指出美苏冷战的基本态势。
(2)指出材料二中的危机及美、苏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特点。这对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
2022-06-02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万隆会议前后,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宣传报道大都包含以下活动:美国人收养亚洲孤儿、医疗和经济援助亚洲人民、体育交往、援助英语教学、美国与第三世界的政治互动等。美国的做法意在(     
A.转移冷战对抗中心B.促进区域和平与发展
C.巩固其区域影响力D.加强在东南亚的援助
2023-10-19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后,在欧洲,美国让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与苏联互相争夺,互相牵制,自己则以平衡者、和平自由的维护者自居。在亚洲,则让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与中国、苏联互相对峙、抗衡,其逻辑与美国在欧洲的作为如出一辙。该学者意在强调(     
A.美国借助冷战维系其霸权地位B.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地缘政治的中心
C.冷战一定程度上利于世界和平D.中国在两极对抗中处于中立的地位
10 . 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受援国要把援助资金作为公开用途,而且要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美国的出口货物;并且必须把自己纳进整个欧洲体系。此条件能够反映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①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②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市场
③客观上有利于欧洲的联合   ④实际上将苏联和东欧国家排除在计划之外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2-05-1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