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1948年法国外长皮杜尔说:“只有在欧洲的统一中,才能解决德国的问题。”他的继任舒曼也说:“要在和平的欧洲合作框架中来解决它(德国问题)。”为此法国
A.与英美苏四国共同分区占领德国B.与英国、联邦德国等共同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C.支持建立联邦德国一起对抗苏联D.参与成立欧洲第一个拥有超国家权限的机构
2022-03-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表,这些行动

苏联在非洲的部分援助行动

时间国家援助行动结果
20世纪
50年代中期
北非的埃及在阿斯旺水坝建设、苏伊士运河危机等问题上给予援助埃及宣布要建成“民主社会主义”
20世纪
70年代
西非、东非的国家,如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通过古巴给亲苏政权经济、军事援助相关国家宣布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A.缓和了紧张的美苏关系B.加速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D.影响了相关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
2022-03-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考选考科目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变化的原因,并指出白银的主要流向及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与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试以“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的过程。
2021-06-2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冷战结束近30年,人们可以用比较长的历史镜头冷静地回看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浮现出的这种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国际体系中,其中一个会很容易把另一个确认为唯一的危险敌国。在这种局面下外交上的平衡很难维系,因为一个超级大国会视另一个超级大国的任何行动为可能的侵略和挑衅;而在不了解对方力量的情况下,其中一方会夸大对方的力量和危险性。1945年以后美苏之间的关系就处于这种令人不快的境地。更有甚者,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之间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敌对。这种…冲突最终被冠以“冷战”之名,这是因为尽管敌意和对抗尖锐激烈,但却从未导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生公开和直接的军事冲突。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典型特征。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的两个突出事例。

材料二   基辛格认识到美国的实力是有限的……新的力量正在逐渐破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从严格意义上的军事实力来看,两个超级大国仍远居前列,但从另一些方面来看,世界已经变得更多极化:从经济上来说,现在至少有5个主要集团;在政治上,已经出现了更多的势力中心……他是欢迎这种变化的。在大国的协作中,相互保持平衡,谁也不统治谁,将出现一个比两极世界“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力量”有哪些?这种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 北约和不结盟运动是美苏对峙影响下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美国欲把西欧诸国都纳入其反苏的战略轨道上,进而把这些国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为此,美国充分利用西欧国家的“恐苏症”,大肆渲染苏联的威胁。很快,杜鲁门政府决定在同西欧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军事方面的合作,并最终促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诞生。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自从不结盟三巨头第一次聚首以来,不结盟的思想在他们的交往和商谈中逐渐明确。……196191日至6日,受到邀请的25个国家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面世。

——摘编自辜建中《不结盟运动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特点,并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角度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诞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写出“不结盟三巨头”。结合所学说明“不结盟的思想”的基本内涵。
2021-05-09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47年4月,美国政府研究欧洲复兴政策的一个特别委员会认为,“德国被占领地区的经济计划应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协调一致。因此,提倡欧洲联合和经济一体化,必然将苏联排除在外而将西占区德国包括在内,这都是不言自明的”。上述认识可用以说明(     

①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模式             ②联邦德国建立的国际背景

③杜鲁门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22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返校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的某组织的漫画《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图中HATO是该组织俄文缩写)。结合所学分析判断,该漫画(       
A.反映美国试图凭军事手段控制西欧B.体现美苏之间在经济上的对峙状态
C.说明美国支持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D.表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2022-07-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原则)曾广受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大国的特权,是使强权政治合法化,否决权是置于联合国的法律之上,建立一种对联合国一切其他成员国的法律霸权……但它确定为联合国安全机制提供了活力,从而在运行程序和组织结构上防止再度出现国联那种软弱无力的局面。

——摘自徐弃郁、唐永胜《从国际联盟到联合国——全球性安全机制的演变及前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冷战帷幕的徐徐拉开,美苏对抗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自1947年起,美国一直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刚刚上台的尼克松便提出了以“实力”、“谈判”和“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

——摘自吕佳霞《论尼克松主义与越南战争的终结》


(1)指出材料一中所述的“原则”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联成立的宗旨并分析它在制止侵略方面“软弱无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自1947年起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遏制苏联的表现,概括60年代以来冲击美苏霸权地位的多极力量。
2021-06-26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年6月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9 . 关于冷战起源问题,我国学者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中之一是“美苏共振论”。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约②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③华约④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2021-04-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时期建造的帕提农神庙,帕加马的宙斯祭坛,还有雅典卫城,整个建筑群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建筑通过他自身的尺度感,体量感,造型颜色,材料的质感以及建筑本身的绘画、雕刻所带给人们的强烈且巨大的震撼……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它的梁柱结构,它的建筑构件的组合方式以及艺术修饰的手法,深深地影响了欧洲建筑长达两千多年。

——摘编自李智勇《论古希腊建筑的“技术”与“艺术”》

材料二   巴尔干半岛,除了半岛南端延伸部的辉煌璀璨的古希腊文明外,其最出名的,就是“欧洲火药桶”的绰号。近代以来对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为三面环海一面临陆的半岛,巴尔干半岛整体生产潜力有限,而且低地平原的散乱分布,导致这个半岛很难构建出一个大一统式的国家。…… 巴尔干半岛的另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相对较小的面积供应着众多的人口,众多的民族。由于众多不同民族的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难免产生民族间隔阂,易引发民族冲突并代代相沿……巴尔干半岛地处交通要道,各主要强国为了经济利益争夺该地,极其严重地加剧了该地区的矛盾。

——摘编自豆丁网《巴尔干问题的根源及其影响》

材料三   希腊内战(1946年3月30日—1949年10月16日),实际上是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同受英、美支持的政府军之间的战争。下表是希腊内战大事记:

1941年希腊共产党开始组织人民武装对抗德意法西斯
1944年希腊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
英军护送希腊流亡政府回国,共同镇压希腊人民武装
1946年希腊民主党执政,恢复君主制,镇压国内民主力量
希腊共产党再度组织武装斗争,在解放区建立临时政府
1947年美国取代英国直接参与镇压希腊人民武装
1949年临时政府被颠覆,希腊内战结束,但出现严重的政治与经济分裂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雅典卫城建筑群的鲜明特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结合所学,举出该地“对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具体事例两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希腊内战的国际因素。
2021-04-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