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后,美国总统卡特声明:“这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美国将采取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任何手段来反击。”但实际采取了谷物禁运、抵制奥运会、不批准《限制性战略核武器条约》等反击措施。此举
A.旨在维护阿富汗的国家主权B.引发了美苏军事冲突
C.体现美苏之间的对峙与竞争D.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国际友好城市运动是二战后在西欧,尤其是以法国为核心的区域发展起来的地区间的交流形式。该运动迅速传播到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扩散到社会主义阵营和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这是一种主要由地方市镇层面发起的、来自民间社会的平行外交形式,其交流模式主要包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双方代表团互访、技术和物资援助、灾时互助、学生交流等。大部分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关系属于较为发达的一方向欠发达的一方提供单向援助。虽然形式上都是市镇双方(或市镇设立的相应机构)通过协议的形式自发形成的友好关系,体现的是当时市镇公民层面上对国际政治和外交的态度,但这种民间的行动难免会受到国家的干涉,进而体现出国家的政策指向和外交策略。从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形式为冷战的环境提供了一种趋暖的可能性。

-摘编自卢睿《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国际友好城市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际友好城市运动的影响。
2023-04-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前五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参加国的数量统计情况。这一情况(     
A.表明民族自决原则普遍被认可
B.折射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影响力的减弱
C.说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
D.体现出新兴民族国家争取独立效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是二战后英国政府印发的一张政治宣传画,一个代表欧洲的女性在采摘葡萄,右侧是“更好的生活标准”。下面选项中不属于这张海报要表达的意思是(     
A.马歇尔计划让欧洲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B.马歇尔计划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C.欧洲曾经在二战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D.目的是宣传让英国受益的马歇尔计划
2023-03-27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70年代,苏联逐渐增加对西欧重工业机器设备的进口数量。以1975年为例,与全球进口数量相比,从西欧进口的汽车生产设备占比达69%,矿产设备占40%,化工设备占44%,各种钢管占60%,黑色金属占48%,卡车占46%。此举(     
A.说明苏联和西欧意识形态冲突消失B.适应了苏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C.反映出欧盟对苏联出口管控的放松D.带有一定的国际政治斗争色彩
6 . 1963年6月,美苏达成《美苏热线协定》,以便两国领导人能够在突然发生危机的情况下通过“热线”保持联系和对话,及时了解对方的意图,防止由于事态失控而导致双方的核对抗。这体现了(   )
A.美苏间由敌对走向合作B.美苏两国的自我控制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守势D.不结盟制衡美苏冷战
2021-05-16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70年代,民主德国在出台“新的东方政策”谋求与苏联级和关系的同时,又积极促成欧共体通过“维尔纳报告”“达维农报告”进一步打开欧洲经济合作之路,并开创欧洲政治联合的先河。民主德国此举
A.使美德盟友关系破裂B.缓和了欧洲冷战局势
C.促成欧盟的最终成立D.实现了德国国家统一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6年春,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美国在越南战场越陷越深。为了及早结束越南战争,有人极力鼓动使用战术核武器。大多数美国战略家、许多政治领导人和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都竭力反对使用核武器。“杰森”小组是五角大楼的顾问组织,经过数月的研究论证,一份题为“东南亚的战术核武器"的绝密报告完成。报告认为,如果掌握了越共基地的准确方位,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决不会对战争结局产生任何决定性影响。越共的部队规模小,灵活机动,营地又极其隐蔽难以发现,相比之下,如果受到战术核打击,美军的损失将更为惨重。报告认为,使用战术核武器可能导致的政治后果就是战争进一步升级。即使敌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报复性还击,美国在越南首先使用战术核武器的事实将导致影响深远的严重后果,最重要的后果可能就是跨越了核门槛。世界各国必将逮责美国使用战术核武器,甚至可能导致美日同盟条约的废除。美国也无法向国内舆论交代。

——摘编自【美】彼特+海斯、尼娜·坦嫩瓦尔德《美国为何没有在越战中动用核武器?》


(1)根据材料材并精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南亚的战术核式器”的绝密报告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东南亚的战术核武器”的绝密报告的主要内容。
2023-04-03更新 | 5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马岛之战是指1982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岛战争前,英国经济长期停滞,撒切尔夫人改革推行不力,经济萧条。国际上,美苏开始了“新冷战”,美国迫切需要欧洲盟国的支持。阿根廷国内则因为严重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军政府信誉危机,迫切希望转移国内视线。英阿两国并不热切的外交斡旋失败后,阿根廷首先开战,然而很快,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获得了完胜。撒切尔夫人个人威望高涨,并成功连任,得以继续推进其改革,英国经济重现活力。英国借助战争胜利重振了其大国地位,有力地证明了,它的外交政策“不光是没完没了地从昔日帝国的阵地上撤退,起码在涉及英国的重大利益时,只要有美国的声援,哪怕是美国保持中立,并且在不与苏联发生直接时抗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够运用军事力量来解决某些问题的”。撒切尔夫人还借助战争强化了英美特殊关系。

——摘编自马维强《20世纪英国转折点上三次局部战争的影响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根廷与英国马岛之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岛之战对英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8年,美苏开始讨论太空的和平利用问题,并在联合国中提出议题。1967年1月27日、联合国最终制定了管理国家太空探索和利用活动的条约原则,由美、苏、英共同签署,同年10月生效。这说明(       
A.科技发展决定美苏关系B.美苏冷战中心发生转移
C.美苏在冷战中有过合作D.美苏联手维护世界和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