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 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乃至实体。为此,6国从煤钢共同体着手,开始推行经济一体化,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其后,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于1993年建立欧洲联盟,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从成员国数量看,欧共体欧盟历经多次扩大,发展到27国,牢固确立了其在欧洲的核心组织地位。欧盟形成时间之早、一体化程度之高、参加成员国之多、总体经济实力之强,都是世界其他一体化组织难以比拟的,它不仅对欧洲,而且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弦《欧洲经济- -体化:由来 、发展与前景》

材料二 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在众多区域一体化组织中,又以欧洲一体化的成就最为突出。欧洲一体化以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为标志全面启动,成员国数量从最初6个扩大到27个,合作领域以共同的关税同盟为起点,逐渐扩展到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及货币政策等方面。欧盟目前拥有世界7%的人口(约5亿人口),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0%(约15万亿美元),国际贸易的五分之一,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是欧盟企业。

——摘编自裘真《欧洲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2 . 1968年,欧洲艺术家耶洛绘制《美国室内装潢》系列,作品内景是典型的美国家庭室内的精致摆设,而透过窗外的景观,则是有武器的工人、农民等组成的红色政权,来势汹汹。这反映了(     
A.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逐步缓和
B.世界多极化趋势取代了两极格局
C.“马歇尔计划”后欧洲经济的复苏
D.冷战格局影响了当时的价值思维
3 . 下图为世界电影史某经典影片简介。对此影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影片名称:《偷自行车的人》
上映信息:1948,意大利
剧情概况:在二战后的罗马,失业多时的里奇终于得到一份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二天便被人偷了他工作所需的自行车。里奇带着儿子找寻无果后,被迫铤而走险去偷一辆自行车以维持生计,结果不幸被抓……
拍摄特点:大量实景拍摄,大批非专业演员参演
A.影片海报折射苏联文化渗透B.影片上映加速马歇尔计划出台
C.影片剧情具有现实主义色彩D.影片拍摄受技术限制较为落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8月,美英在原子能研究领域进行全面合作达成协议,明确规定没有双方同意,不得与第三方交流任何有关原子能的情报。1944年6月,美英就控制钍和铀矿资源达成协议,双方成立“联合开发托拉斯”,到1945年已控制全世界97%的铀矿石和65%的钍矿。1945年8月6日和8日,美国先后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9日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苏联于8月中旬连续召开秘密会议,斯大林要求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原子弹,为此政府尽一切努力提供“最广泛、最大限度的帮助”。到1946年8月,美国制造原子弹的能力达到了每星期两颗的速度。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赵学功《核武器、美苏关系与冷战的起源》

(1)根据材料,概括核武器在二战中及战后研发应用情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核武器的研发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5 . 针对苏联急于修建通向西欧的石油管道的情况,1962年至1965年,美国对苏联实行大口径输油管道禁运,延缓了友谊管道线的建设,严重影响了苏联石油的运输。这反映出(     
A.美苏的经济对抗态势正式形成B.苏联的扩张政策已宣告失败
C.西欧变为美苏争夺的核心地带D.大国关系影响国际能源利用
2023-12-13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初,作为在野党的英国工党,认为以单个国家武装力量为基础的安全(体系)必须让位于依靠所有国家共同提供的集体保证,并指责保守党政府重整军备的决定是对“世界和平和本国安全的威胁”。工党还强调国际联盟将会把世界各国聚在一起,共同排解纠纷,裁减军备,从而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二战爆发后,参加战时联合政府的工党,主张英国在战时与盟国密切配合,战后进行国际合作。1945年,二战结束后不久,工党上台组建政府。以艾德礼为首的工党领袖指出,“欧洲的局面是:它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抵御俄国(苏联)”,英国当与美国结盟,使其填补欧洲在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实力真空,重建欧洲均势以平衡苏联,进而保护英国的既得利益和现存地位;联合国是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有力工具,应当吸取国际联盟失败的教训,以实力作后盾。总之,经历二战的工党使现实主义重新成为英国外交政策的主调。

       ——摘编自倪学德《二战前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后英国工党外交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工党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
2023-02-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47年,在确立多边自由贸易的政策目标并着手制定详细的计划方案的同时,美国适时推出马歇尔计划以增强美国的谈到地位,并在羊毛关税和英联邦特惠制等问题上做出透当让步,最终促成了日内民谈判的结束和关贸总协定机制的建立。这说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A.是美国外交成功运作的结果B.加剧了东西方的冷战对抗
C.促使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21-07-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战后初期,美国对东亚格局的最初设想是通过扶植服从美国领导的中国来牵制其他大国,同时消除日本作为战争策源地的可能,以此来维持亚洲的稳定。而随着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内战中逐渐陷于被动,美国在亚洲的这一战略设想便面临着崩溃的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新中国彻底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可能性,如何防止中苏结成同盟就成为美国对华政策和远东政策的唯一内容。随着中苏结盟,中国正式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在战后初期设想的以扶持服从美国领导的中国来牵制其他大国、稳定地区和平的亚洲战略也彻底失败。美国亟须在亚洲找到新的战略盟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将目光转向了身为战败国的日本,其对日政策也开始发生巨大转变。

——摘编自沈志华、姚昱《美国对中苏结盟的反应与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所产生的影响。
2023-06-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310月,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美国提出同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等国家和组织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北约首脑会议批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包括:北约正式邀请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和欧洲中立国家参加“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伙伴国可向北约总部派出联络员;伙伴国必须承认西方的民主、人权标准,匈牙利、捷克、波兰被邀请于1999年加入北约。200211月,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七国被邀请于2004年加入北约。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出台的国际影响。
2023-08-3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西欧关于舒曼计划的宣传海报: “发明家的骄傲和喜悦,希望它能比安全别针更好地把东西(西欧)固定在一起。”该计划实施的关键是(       

A.美国对欧洲的援助B.西欧有共同的文化C.美苏对欧洲的争夺D.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2024-03-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