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2019-01-30更新 | 386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余姚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2·上海·高考真题
2 . “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A.《开罗宣言》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D.《马歇尔计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019-01-30更新 | 2754次组卷 | 4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2019-01-30更新 | 1611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1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浙江卷)
6 . 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据此判断,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D.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
7 .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2018-06-09更新 | 3705次组卷 | 68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018-01-22更新 | 5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71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
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D.中国结束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
10 . 2012年2月22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但在该过程中,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这表明日本
A.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B.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乐观其成
C.视联合国安理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D.国家理想被无情地掣肘于国际歧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