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1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以自己的力量,震荡着世界,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这一现象是(  )
A.两极格局的开始形成B.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7-28更新 | 2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如果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的和平与安全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示意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变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4 .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明显,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了。这说明(     
A.二战后两极格局已瓦解B.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被取代
C.欧日完全摆脱美国控制D.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5 . 如图为1960—1980年美国、欧共体、日本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变化图。这反映了(     
   
A.欧洲统一市场对经济的刺激B.冷战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步伐加快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
2023-05-21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四)历史试题
6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涉及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有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其中第三世界国家有50票赞成。英、法、意、加等西方国家也投了赞成票。这反映了(     
A.美国霸主地位彻底瓦解B.中国多边外交成效显著
C.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D.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2023-05-14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柏林危机期间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事件
1958年11月苏联照会美、英、法三国,建议结束西柏林占领状态,西方国家拒绝接受
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初步缓解柏林危机
1961年6月肯尼迪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大量东德人流入西柏林
1961年8月苏联在贯穿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外筑起“柏林墙”
1961年8月美国派出坦克来到柏林墙下,与苏军坦克对峙,但采取克制态度
1961年8月苏联不再要求西方驻军撤离西柏林,柏林危机结束

A.美苏避免直接军事对抗B.多极力量不断成长
C.美苏加紧争夺“中间地带”D.德国统一趋势明显
2022-08-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越南战争困局而进行战略收缩:西欧国家一体化合作进一步加强;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欧各国对苏联霸权主义行径强烈不满:中国国际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由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初步显现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美苏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D.美苏争霸中苏联占优势
2022-07-23更新 | 29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苏联,并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条约申明,双方的目标是维护和平,保证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承认欧洲疆界的不可侵犯性和四国占领柏林的权利。这反映了
A.联邦德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两国关系的全面缓和
C.东、西欧走上联合的道路D.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趋势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称,“我们过于迅速地放松了自己对那些至今仍然生活在野蛮的黑暗之中的人们的控制。对于摩洛哥和突尼斯,我们应该等待。在向他们敞开联合国大门的同时,却没有考虑他们还缺乏联合国宪章所要求的资格,对此我们犯了错误”。杜勒斯提出此论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B.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美苏争霸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3-20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