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西方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B.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了困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2019-01-30更新 | 19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2019-01-30更新 | 3753次组卷 | 8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美国此举旨在
A.遏制苏联扩张B.确立世界霸权
C.扩大美国出口D.推动欧美合作
5 . 1959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讨论东西柏林和裁军问题;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双方达成了限制核武器的协议。这反映出美苏
A.意识形态的对抗逐渐消失
B.国家利益的矛盾趋于缓和
C.共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D.力量的消长影响双边关系
6 .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B.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D.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7 . 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据此判断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B.日本逐渐处于出超地位
C.西欧共同市场出口增长速度最快
D.世贸组织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2018-02-14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
B.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
C.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空前强化
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9 . “德意志帝国哪怕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到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由此可见
A.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
B.大战摧残了部分参战国的国民经济
C.专制政体不能做到民富国强
D.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
10 .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受冷战形势的控制胁迫B.质疑联合国的国际权威
C.受非殖民化趋势的驱动D.渴望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2017-06-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