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2021-10-03更新 | 651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中2016届高三10月上半月考历史试题
2 . 1964年1月27日,无视美国的强烈反对,法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系列经贸文化合作协定。这说明
A.法美关系山合作走向对峙B.法国逐渐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两极格局正面临潜在冲击D.西欧国家事实上已退出“冷战”
3 . 经互会拒绝西方市场,并在其组织内部,本着统一成员国经济计划实现国际分工减少重复生产的原则,搞生产专业化,配合人为定价、长期贸易协定,把某产品的生产放到有较强生产能力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则相应放弃生产,通过交换满足需要。这种运作方式
A.杜绝了资源的浪费B.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C.均衡了成员国发展D.整合了政治的需要
4 . 战争刚结束的时候,美国希望通过大国合作体制谋求世界物权,但到1946年,政策制定者已不再把苏联看作是疏远的同盟而是潜在的敌人。随之,以意识形态为说服力,桃动造就集团间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发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021-07-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会谈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与好莱坞明星梦露共进晚餐,二是参观迪士尼。赫鲁晓夫与梦露的照片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世界哗然。这说明
A.苏联着意于对美缓和B.美苏构建了亲密关系
C.苏联搁置了争霸计划D.文化消解了制度分歧
6 . 1969年,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等报刊的记者、编辑参加反战游行示威;1970年,美国多所大专院校的师生罢课罢教参加反战运动,10多万学生涌入华盛顿进行抗议。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柏林危机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某次局部冲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建联合国军,介入此次冲突,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军事联合行动。此次冲突
A.是因为宗教矛盾而引发B.是一场现代高科技战争
C.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关系D.造成世界油价剧烈波动
2021-06-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右图所示为该校某学生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测,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
A.美苏两国根本利益的趋同B.美苏争霸军事冲突的加剧
C.美苏两国敌对意识的淡化D.美苏争霸缓和与对抗交替
2021-06-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指出:“事实的真相是,欧洲在今后三四年内需要从外国,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粮食和其他必要产……然的话,就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的危险。”马歇尔演讲的根本目的在于
A.推销美国粮食和工业品B.劝说国会发起对欧援助
C.以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D.快速实现欧洲经济复兴
10 . 如图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报刊杂志上的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据如图可知,漫画中反映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美国经济持续发展B.维持了欧美间的贸易平衡
C.实现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D.旨在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