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有一类概念主要是对具体历史史实的总结、概括和说明,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事物,如近代科学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冷战等。还有一类概念,通过对某一历史事物特质的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如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等,它们既与特定的历史事物相联系,又被赋予了不同于第一类概念的新含义。

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要求:1概念定义完整明确;2所联系的历史事物具体准确;3含义表述清晰,体现新意)
2024-01-02更新 | 110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3 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冷战时期,苏联阵营的各个国家大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移民外流政策,而西欧国家则摆出一副欢迎投入“自由世界”怀抱的姿态。即使是在七十年代中期石油危机爆发后、对移民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西欧国家仍然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申请政治庇护的人采取比较宽松的难民政策,接受了大量以难民身份试图进入西方的经济移民。这一政策对苏联阵营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起到了强烈的鼓动作用,它使苏联阵营内部的政治反对派相信,他们的反政府活动能够得到西方的支持和庇护。同时也使许多希望移民到西欧或美国的普通民众,为了获得难民身份,而参与或支持反政府的活动,从而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田源《移民与国家安全—威胁的衍生及其条件研究》

材料二   全球生产的重组造成了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同时,全球权力的重新配置导致大量劳动力从东欧、原苏联向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流动。全球化和区域化削弱了国家控制边界的能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到1996年底,除英国和爱尔兰外,其他13个欧盟成员国签署了“申根协定”,宣布取消边界检查,实行人员自由流动,人员自由流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非法移民的增加。……20003月,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替代》报告认为,一个新的移民潮有可能解决欧洲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带来的“人口赤字”问题。从现在起到2005年,欧洲需要7700万移民,才能缓解人口老化现象。

——摘编自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时期西方对苏联阵营采取宽松移民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时代促进劳动力跨国流动的因素。
2023-10-28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0 世界现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4年,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出版了《极端的年代》。在书中,他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从1914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第一段,称之为大灾难时期;紧接着的2530年,即到1973年为第二段;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社会进行重大变迁的时期,他认为可以视为黄金年代;1970年代以后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为第三阶段,这是一个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作者把这一时期称为天崩地裂。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1994年世界史的阶段划分及时代特征的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提出不同见解,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见解不得与材料重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5-06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世界诞生了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如图为部分国际组织的标志。



国际组织体现了国际局势的演变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类国际组织,概括国际组织体现的国际局势,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国际组织和体现的国际局势,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4年和1994年,是世界历史进程的两个重要年代。在这两个年代中,国际形势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44年,西方某些政治家就得出结论:两大阵营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多年的竞争和较量,远远不是一两次战争就能决出胜负的。美国外交家、冷战的总设计师乔治·凯南认为:“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更多的是来自于政治方面的。对付苏联最好的办法就是遏制和威慑,迫使其参与军备竞赛,最终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同时,西方国家要防止己方经济出现过度军事化的倾向。”

——【英】丹尼尔·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据苏联公布的解密档案表明,当时苏联的一些西方问题专家也持相同的观点。1944年,苏联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向约瑟夫·斯大林呈交了两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竞争和较量也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但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山东师范大学编《二战中的国际关系》

材料三1994年中外重大事件表

日期事件日期事件
2月3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9月20日国际《核安全公约》签署
2月8日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首次发射成功10月1日中国首家专利市场成立
4月15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文件签署10月14日阿拉法特、拉宾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5月3日世界首创转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问世10月22日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开通
5月5日也门爆发全面内战11月6日克林顿批准从海地和科威特撤军计划
5月24日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罪犯被判处240年监禁12月1日北京市开始实施《最低工资规定》
5月24日法国总理称法国有恢复核试验自由12月6日朝美互设联络处
9月16日埃克森公司因污染海洋被罚50亿美元12月30日世界银行列出世界最穷和最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美苏等欧美大国1944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竞争和较量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苏联学者“二战结束后……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的观点。

(3)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根据材料三,分析提炼1994年中国和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