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
2 .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中国、美国、苏联B.英国、美国、苏联
C.中国、苏联、美国D.美国、中国、苏联
3 . 1947年,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对这一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与发展
B.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C.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
D.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被马歇尔计划排除在外

4 .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它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标志着什么格局的确立?

(4)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力量冲击了此格局,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5 . 2007年3月23日,一名男子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挥舞欧盟旗帜,庆祝欧洲联盟(欧盟)成立50周年。2007年欧盟驻华使团设计的一张题为“祝欧盟生日快乐”的贺卡,这一设计的寓意是用中国民俗表达对欧盟繁荣的期盼。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2017-03-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临汾侯马市502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日本外务省1991年版《外交蓝皮书》指出:日本已能对有关国际秩序的所有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必须在亚太稳定与发展方面“起到中心作用”。这表明日本
A.成为世界头号霸主
B.拥有国际问题否决权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主导亚洲稳定与发展
7 . 1947年7月7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参加马歇尔计划的会议邀请,并见诸报端。7月10日,该国政府又发表公报,拒绝了这一邀请。这反映了当时捷克斯洛伐克
A.完成战后经济的恢复与重建B.警惕接受美国援助的政治代价
C.已经获得“经互会”的援助D.力图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
8 . 世界五大力量——美、欧、中、日、俄——都身处一个重要的区域合作板块内,都需要以区域为依托大竞争优势,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其所在次区域板块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力量。这种趋势的发展
A.消弭了大国之间的矛盾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强化了世界经济平衡性D.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2016-12-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9 .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创建经济共同体B.以经济合作消除冲突
C.谋求和平与发展D.淡化根本利益,解决民族矛盾
10 . 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美国总统下此断言的直接原因是:
A.东欧各国发生剧变
B.欧洲实力削弱
C.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D.苏联宣布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